二 使臣朱熙(2 / 2)

“那這個物價又如何來訂,是由商會來訂,還是由官府製訂?”

“這自然由官府來製訂物價,在下的商部,一個叫審計局的,就是跟據百姓的生活水平來計算,全麵統一的製訂各種商品的物價,最多隻允許商人三成左右的價格上下浮動,有商人敢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那麼就是觸犯了《商品公平交易契約法》,就要被治罪。前段時間就有幾個商人抬了物價,但隻一天,商號就被查封,並處以罰款整頓後才再可開業。”

“多謝梁大人指點,在下總算明白了抑製商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方法。”朱熙向兩人行禮。

“朱大人,雖然你現在明白了治理商人的方法,但真運用到貴國,這事恐怕很難見效啊。”梁可銘歎息道。

“梁大人此話又是何解?在下必洗耳恭聽。”朱熙一聽,連忙道。

“國情不同,可不能生搬硬套,朱大人若想說動貴皇上如鳳林般實行律法,前程可憂啊。”

“啊,這鳳林都做得好好的,為何一到敝國實行,就會如此堪憂?”朱熙萬分的不解,問道。

“朱大人,我隻想先問一句,貴國的王公貴族們在大街上打死個平民百姓,可有人敢抓他們治罪?”梁可銘笑吟吟地問道。

朱熙立即明白了梁可銘為何說望明國實行不了這些律法,試想一下,王公貴族們打死個人都沒人敢治罪,那依附王公貴族們的商人,又如何就會老實的按律法行事,真的實行了公平交易法,那這些王公貴族們不跳出來反對那才怪事,王公貴族們一鬧騰起來,不要說朱熙前程完蛋,就是皇上的皇位恐怕都不穩了,梁可銘也清楚望明國就絕對實行不了象鳳林城這樣的商業法的,所以很放心的解釋清楚。

“多謝梁大人指點,敝國真要這樣實行象貴三府這樣的商道,確實困難重重啊。”朱熙歎了一口氣道。

“朱大人無需歎息,隻要貴國皇上能下定決心,做破釜沉舟之舉,那還是可以辦到的,不過單單改革商道還是不行,還有很多的事情要相輔相成。”

朱熙拱手道:“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兩位大人能否相告?”

楊昆問道:“朱大人有話請說,若能相告必不推辭。”

朱熙道:“想請兩位大人為在下詳解一下貴王爺的治世理念,是用什麼方法把鳳林治理得井井有條?”

楊昆和梁可銘對視了一下,道:“我家王爺的治世之道大違前理,奉行的是四重,士、農、工、商並重,前朝曆代輕商,王爺正式成立商部,劃入六部之內。”

朱熙懇請道:“請兩位大人詳解。”

楊昆笑道:“朱大人稍安勿燥,這事在下一時也是說不清楚,也說不明白,反正朱大人也不是一、二天就走,有的是時間觀察,今天我們先來談談貴我雙方如何互市互通的事情。”

朱熙無奈的道:“謝兩位大人指點,日後還請多多指教。”

梁可銘道:“朱大人那是忠心為國,請問,貴國是想與鳳林互市是全麵的還是局部?”

朱熙道:“這自然是全麵的商業互市,隻要是鳳林所產的各種貨物,敝國皆有需要,而敝國所產貨物也能在貴三府銷售。”

“那好,另一個問題是關於稅賦問題,我三府貨物在外銷時,按貨物價值隻征收一次稅,但不知道運入貴國後,沿路關卡就否再次收繳稅款。。。。。。”

。。。。。。

。。。。。。

兩個地區間開始了商業上的談判,朱熙隨團而二百人有一半是商人,也加入了談判之中,而鳳林城的各大商社商團更是聞風而動,紛紛參與其中,想分得一杯羹,雙方進行了漫長而艱苦口水戰,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半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