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木回來前的這幾日到是落得清閑,但他回來後就意味著我將再次離開,所以在他回來之前我都把時間用在陪妻兒上。半歲多的龍銘已經能夠喜開顏笑,每天豆他笑成了一家四口最開心的事之一。
祁木回來後,第一批五十多人的先鋒隊出發熔城。以銅礦山脈為點,粗略修整出了一條到新城築址的路,目的是為了現在及以後運送工具等物資。
本來可以先在熔城興開田地,然後將收獲的糧食運過去做補給,就能省去從部落過遠的距離運送糧食,但那樣就至少得等上一季才能開工,我是等不及的。
因為隻需要運送幾次的工具,熔城到築城址的路修得簡單粗礦。運送隊伍直接隨著工隊上路,有難走的地方就提前打整下,能讓運輸的車輛通過就行。
工程隊在築城址第一部分築建工作需要的食物大部分是靠騎兵狩獵,隻有少部分由熔城運送過去。
五月二十三日,築城址的俘虜營房、倉庫和我族人工作時所需住房建好。能有這麼快的效率是有原因的,熔城這邊出除了資助糧食外,還派了很多人來幫忙,雖然大部分是婦女,但很多不需要技術的工作上還是幫了很大的忙。
另外是族人住房一律建成草棚,就這一項就能節省很多勞力和時間,隻有需要結實牢固的營房和倉庫才用了土木結構築建。
部落到這的距離與去有岑部落差不多,快馬一天就能到達。接下來就是這裏連接部落的道路修築,其實這平坦地域隻需要砍荊棘除灌木就能修出一條能讓車輛在上麵平穩行走的路來,隻是耐用性就差些了。
這條路一完成就開始運送糧食及其他物資,這一工作用上了部落很多人力。祁木投入緊張的牛車、人力板車製造中,蠻蒼的牛現在派上了大用場。
俘虜在騎兵的監督下加入運輸隊伍用人力板車用運送糧食,浩浩蕩蕩的隊伍延綿數裏,迄今為止這是最大規模的一次運輸。
祁木的工程隊除了造車外還,還分出部分工匠修整路麵維護車輛。糧食儲備達到一定量後,將除養蠶及不用住在俘虜營房外的俘虜全部遷到築城址,投入開荒墾地,繼而的糧食物資就交給運輸隊和少部分族人繼續運送。
田地開墾是由祁羽帶騎兵監守,祁東及眾多農業技術指導,俘虜們除草扶犁來進行的。
部落那邊粟已種下,管理不需要太多人就調集了部分族人過來一起開荒,那邊的騎兵也隻剩下二十多個做傳訊的,其餘全部過來防止俘虜暴亂。
鷹追那也分了五十騎過來,這樣監守的騎兵不僅可以輪班,還能騰出人去打獵。無論什麼勞作,單吃米飯、蔬菜是不能夠支撐體力的,還得適當補充肉食。
夏曆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城址新開墾出的五千六百水田全部整田完畢,撒下的秧苗也長出四五公分高,隻剩田地間的道路還未完全修築好。
現在新建更多倉庫和基礎設施是祁木隊伍的首要任務,這裏需要為築城做準備儲存大量糧食,也需要一些基本的保護措施。
所以除倉庫外,祁木也組織修建了一道簡易木牆,將倉庫及住所等地方全部圍入其中。當然隻憑祁木那點人做這些也是很吃力的,和開地時一樣插秧結束後,祁羽監守,祁木指導,工匠帶著俘虜一起建造的。
考慮到安全問題木牆成了首要建造項目,是最先完成的。旁晚我站在木牆內瞭望塔上,看著部落方向遙想家中的妻兒。黃昏下,忽見離木牆幾百米外的灌木後走出十幾人的身影,這立即讓我警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