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牛車(2 / 2)

材料都準備好,車輪的安裝就簡單了。固定好車軸後,將車輪套進車軸,然後將磨製光滑的滾柱塞進去,在用鐵環套入車軸將滾柱堵在車轂內,車軸外沿插上鐵銷就完成了。

牛車組裝好後,還差給它裝上一個刹車。刹車是人力製動的,采用後世農村自己製造牛車刹車係統,靠摩擦車輪減慢牛車速度直到停止前行。

刹車片是采用鬆軟韌性極強的木材製成,安裝在車輞內側。利用杠杆原理來安裝,可以放大趕車人拉刹車時的力量。

最後就是給車輪裝上輪胎,輪胎肯定是沒有的。我是用做刹車片的軟木,分成十幾個小段,通過車輞上預先留下的小洞用鐵釘固定在車輞外側,然後盡量將固定好的軟木整體削成圓形。雖然趕不上橡膠輪胎,但比鐵輪子直接接觸地麵好多了,隻要不壓到碎石子,在土路上應該還是很好走的。

值得慶賀的時刻到了,我華族的第一輛牛車就要首次啟程了,營地所有族人都來為其送行。

牛車上拉著鑄造出並打製好的一些鐵器,為保證安全,我讓十一騎護送回環山。臨行前我交代車夫,行駛一段距離後務必向車轂滾珠內添加油脂潤滑。

牛車走後我就帶著斟土,祁木一起研製鋸子。雖然祁木是個木匠,但鋸子是他以後的重要工具,所以他也是有權利在研製時提出意見的。

將生鐵鍛打成鋸子是極不現實的,反正我是做不到的。所以隻能靠鐵汁澆鑄而成,但是生鐵汁過於生脆,容易折斷,熟鐵汁太過柔軟,鋸齒幾下就會被磨沒了。

但這都隻是我自己現在的設想,得經過實際驗證才行。我們先得著手製作模具,模具做成兩個一樣大小長方形黏土條,在上麵刻出鋸片的形狀,兩塊泥土模具的鋸齒處刻成凹凸相兼的齒痕,用陶勺澆鑄後,將另一塊模具整齊壓蓋在上麵。

冷卻後就製成往左右稍微偏離的鋸齒,使用時不至於被木頭將鋸條卡主,在將溢出鋸條和鋸齒外的部分鐵打磨掉,鋸條就製作成了。

經過試驗,生鐵製作出的鋸子,確實易斷碎裂。由於技術不到位,煉不出純熟鐵,半生不熟的鐵反倒還好些,雖然也會被折斷,但這也相當不錯了。

確定製作鋸子的方法後,大量製作一批,長半米到一米五左右的鋸條,因為太長的確實做不了。短鋸用來加工木材,長的就拿去鋸樹。並且根據鋸條用途,我們順便給鋸條裝上不同的木柄等設備,將其變成拉鋸、手鋸等。

我組織了剩下的族人進行春播工作,還指望這季糧食建起一座小的新城起來呢,所以必須上心。

春播一結束,眾人就投入各自的工作中來。斟土依然負責煉鐵鍛造,祁羽負責狩獵,祁木繼續製作牛車。

眼看水稻就可以移栽了,我再次向歸吳索要勞動力,就憑營地這麼點人,撒種和田間管理還行,插秧就夠嗆了。

我給歸吳開出的條件還是一樣的,歸吳依然答應的很順快。畢竟我是龍氏,畢竟陶器作為易碎品,消耗也是會有的。

並且歸族人已經習慣吃陶鍋烹飪的熟食,陶器的需求量也日漸增大。這也是他們唯一獲取陶器的方式,因為我告訴這裏的族人,禁止陶器用物品交易,除非拿來交換的這件物品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