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環山營地有十八名族人,這可是我以後開發草原的跳板,水稻收獲後我就向這裏增派人手。
這裏的十八名族人中,有十五人參加了馴馬,馴服後的馬匹就由馴服者先使用,擁有馬匹的戰士就變成騎兵了。
其餘沒有馴馬的三人要麼身體條件不允許,要麼害怕或不感興趣,這其中包括愛上烹飪的石頭,他讓我在營地呆的這幾日享盡口福。
在營地這幾日我為黑風製作了一套馬具,靠一把瘋狗戰術刀憑著對後世馬鞍的記憶,還真讓我做出了一套看上去不錯的馬具。
祁羽也想要一套,但我沒那麼多時間給他們做整套了,隻做了馬套,馬鞍就先用獸皮代替下,我得趕回去看下水稻成熟情況了,讓祁木照著我的馬具來這裏給他們做吧。
我沒有急著趕回部落,帶著四人一起策馬奔騰在草原上,感受下這種向往已久的感覺,春風中還有一絲涼意拂麵而過。這種清爽的感覺讓我心曠神怡,在草原上撒歡後,我才帶著其他四人回部落。
族人見到我和其他四人騎著高頭大馬進門,發出的歡呼驚歎聲遠遠高於上次騎牛回來的時候。
一下馬我先讓祁木趕製一個馬廄,把馬栓在斟土工匠棚外後吩咐同行的四個人割草喂馬。
在石白的陪同下我來到稻田邊,查看水稻的成熟情況。我摘下幾粒稻穀放入口中細嚼,發現有部分稻穀還處在填漿階段。
先安排斟土燒製一批陶鐮出來,以備收割用。另外水稻脫粒、脫殼需要用甩穀箱和石臼,穀箱是我和祁木用木材製作,石臼沒法用石頭做了,但可以在地上做一個。
我們把穀箱做好後,選了一個地勢稍高的地方,在地上挖了幾個臼坑,用黏土在坑裏厚厚的敷上一層。
臼內修整平滑,等黏土幹燥得差不多後,在土臼所在範圍點上篝火燒製。大火熄滅後土臼周圍的土層都硬化了,土臼更是變成了陶臼。
在陶臼上方搭了遮光避雨的木棚後,收割前期工作算是準備完成了。我讓祁木研究我製作的馬鞍,不時回答他的疑問。祁木給其他四人做好馬鞍後,我讓其中一名騎兵載著他去環山營地為馬匹做馬鞍。
在環山營地待的這段時間裏吃慣了石頭做的美味,回來後吃白氏她們做的食物感覺很不習慣,我決定到廚房去指導一下白氏。
到廚房後我發現灶台上的陶鍋形狀和以前有所變化,更像後世的鐵鍋了,隻是還沒有那麼平緩。
這下我來了興趣,隨便跟白氏交代幾句就往斟土作坊趕去。斟土這段時間做出了很多陶器,陶器的形狀也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了創新改進。
作坊內,我指著一隻形似花瓶帶手柄的陶器問道:“斟土,這是做什麼用的?”
“哦,族長,這是裝水的,你看把這陶罐裝滿水後放在床邊,夜裏口渴就不用摸黑去找水喝了。”斟土拿著這陶罐接著說道。
“你看這個大的,我給每間房子做了一個,可以裝水……”斟土不停給我介紹著他新作出來的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