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鹽湖(2 / 2)

臨行前我,我把開山刀交給祁華以備修理熏肉架,並交代不要用來劈砍石頭和骨頭,如果隻能留在這個時代的話,這刀可是這世界上唯二的利器,以後製作各種工具的必備品,必須小心使用。

祁華接過開山刀時,如獲至寶,激動的雙手顫抖,我囑咐時連連點頭,也不知道聽進去沒。

汗衫、軍褲和軍靴也是唯一的,我不在舍得穿了。脫下用獸皮包好放在我的“床”上,雖然現在還沒私有概念,但是我的東西也沒有人會動,這是石白長老交代的。

穿上昨晚製作的簡易獸皮衣、皮圍裙和獸皮靴子,感覺不是很舒服,心裏暗想以後一定要改進。

祁羽在山洞是呆不住的,所以也一同前去。隊伍一共去了十五人,大多是身強力壯的那種,以便能夠搬運更多的鹽。

大家帶上獸皮製作的獸皮口袋一路高歌前進,說是高歌不如說鬼吼狼叫,真是聲不入耳。

我在隊伍中發現,有身形略瘦的年輕人時不時瞄我下,仔細觀察後發現他就是小石山前被白長老訓斥的年輕獵手,後來想上山被隊員阻止的那個。

祁羽和他說話的時候叫他石頭,原來就是石頭,和祁羽一起見證我來到這個世界的人,怪不得時不時瞄我下。

由於石頭沒有和我在一個狩獵隊所以之前都沒留意到他,後來知道他是石白長老的兒子。

在石白長老的帶領下我們一路往西北方走去,樹木也漸漸稀少許多,大部分是鬆樹。走了約十公裏穿過一條小溪,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原來他們獲取鹽的地方是一個湖,湖很大整體呈不規則圓形,一眼看到對岸山體已經有點模糊了,三麵環山,山峰陡峭高大,鹽湖四周樹木稀少。

鹽是千百年來,國家掌控製的重要資源,而這山就是天然的防禦堡壘。

鹽湖岸邊上可以看見少量析出的白色晶體,看來這鹽湖含鹽量很高。湖岸邊十幾米外寸草不生,可見泥土裏以滲透了多少鹽分。

在鹽湖東麵一公裏的地方,是一塊看不到邊際的大平原,平原高出鹽湖一二十米的樣子,青草猶如地毯鋪滿天際。

草原上從橫交錯著無數條小溪河流,草地上零星長著一些灌木植物。

在湖邊靠山腳的地方有三個搭好的小木棚,外表簡陋但勉強可以遮風擋雨。白長老帶著我們在木棚稍作休息,便開始工作。

白長老他們製鹽的方法很簡單,用獸皮口袋將鹽湖的水轉移到附近四個天然形成的石鬥裏,石鬥大小深淺不一,大的四五平米,小的一兩平米,曬一次得不到多少鹽。

所以將曬鹽池灌滿入胡水後,大家都去湖邊刮去天然析出的鹽粒。

這種天然析出的鹽味道要比曬出來的好點,但比起後世的鹽那就差上一些了。

在這期間祁羽帶著部分人員去打獵,來維持眾人這幾日的食物來源。湖邊較遠的地方能在岸邊石頭上刮取大量鹽粒,遠比曬製的速度快上幾倍。

曬製的鹽和刮取的鹽都是分開存放的,曬製的鹽味道要差一些而且有少量雜質,所以曬好的鹽石白都是隻取上層的,下層的有大量雜質沉積味道苦澀,更本不能食用。

在這裏曬了六天的鹽,加上湖邊刮取的鹽一共兩百來公斤,其中大部分都刮取而來。在急需的情況下,曬製取鹽確實很耗費時間。

我們也算滿載而歸,每人都背了幾小袋食鹽。臨走前我帶著眾人往曬鹽池加滿湖水,下次來後就可以直接采集了。

要是有更多的鹽池,那麼隻要每次離開時灌滿鹽水,下次來了直接采集,就足夠所需的了。

為此我問石白為何不自己做一些鹽池出來,他說無法在石頭上鑿出石盆,他們嚐試著在地麵上做曬池,但那個無論怎麼做湖水都會很快漏掉,更本無法曬製鹽分,最後不得不放棄。

路上我想起祁羽他們給鷹部落送鹽便向他提起此事,按他的說法周圍一些部落會帶著獵物來華部落換取鹽。

有一次鷹部落來換鹽但是華部落也沒有多的存鹽了,便許諾,等有鹽在給他們送去,這是貿易的雛形了,人們已經學會交易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