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現在是清楚一個道理,這些學生,還不能抬到自覺的高度上,還是頭驢,得抽著才能前進。
氣發過,也得給他們鼓鼓氣,不然失去信心比驕傲還可怕。
“當然,這次的卷子總體來說是屬於比較難的一次,這次數學的總體平均成績是95分,剛剛過及格線,我們班的成績不算好,92分,比平均成績要低。不過,我還是相信大家的能力,隻要願意多想多做,這次出的題都能做的出來,比如這最後一道題。”
他說著在黑板上列下題目,“ 一共有3種標準解法,後麵兩種比較難想到,這點我不怪大家,第一種解法,我們班還是有不少同學想到的,但卻沒解出來,隻作到一半,什麼原因?”
他停了停道,“ 這就是平時練習不夠,做的題少,好幾個同學解到中間,得數就錯了,這樣還怎麼進行下去?”
不少同學此時心服的點點頭,接著看下去。
陳華慢慢地將題目解下去,同學們聽他不再發氣,自然不敢再做什麼小動作。
一道題講完,下課鈴不知覺間響起來 ,陳華讓每個人都做一份考試總結,班長搜集起來送到他這兒。
陳華出了教室,九班的學生們才紛紛問起來,那個考了930多的家夥是誰,這不明白著打擊我們自信麼。
九班的事情四班的人沒有多少知道的,隻有幾個靠門邊的同學隱約聽到對麵陳華的咆哮聲。
試卷早已經發下來,薛雲楚的卷子一發到手裏就被解走,美其名曰“ 觀摩觀摩”。
楊靜怡的同桌好不容易從朋友那兒搶到一張,是語文卷。
同桌一邊看,一邊讚道,“做的真是標準,連字也寫得那麼好,和打出來的差不多。”
等同桌看完,她要了過來,別的她沒多多看,她要看的正是作文。作文題目是一篇議論文,寫了一個事件,一名中年男子乘坐長途汽車,中途被劫,眾人無不委從,唯獨其奮力抗爭,結果被數名歹徒重傷,其間無一人上前。歹徒走後,眾人竟笑其不自量力,最後還是司機將其拉往醫院搶救。題目就是《見義勇為是否過時》。
她仔細地看對方的行文結構,發現語句流暢,論點清晰,論據也非常充足有力。全文論點,見義勇為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全人類寶貴的精神品質之一。它體現人類社會有別於其他動物的一個精神方麵,人具有互助性的天生本能,這是來源於共同合作與自然爭鬥的遺傳。
這一篇作文,無論從哪個方麵看都是上上之作,楊靜怡心道,也無怪得到49分這樣的高分。不過她看完這篇文章總覺得有一點不太對勁的感覺。想了許久,以至於快上課的時候被鈴聲一驚,才發覺這篇文章寫得太過客觀,這才是她感覺久久不對的地方。
一篇文章,無論好壞,總或多或少摻雜著作者本人的喜惡,而他寫的這篇文章卻很難看到這一點。相比於多數同學抨擊眾人的麻木不仁,他僅僅一筆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