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咒術師的世界(1 / 3)

如絲如縷的迷霧,嫋嫋地,如同一道淡色的青煙,升起在了這凝如冰霜的月光下。

月影無聲,人無聲。

唯有‘咒術師’這個形同魔咒的名字,依然徘徊在少年的腦海裏,久久不散。

咒術師?!

這個名字遙遠而熟悉,孫火有種奇怪的似曾相識感,好像自己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可是又偏偏記不起確切的內容。

記不清楚,這對旁人而言很正常,選擇性遺忘總是會過濾掉人下意識忽略的記憶,而隻記錄下個人認為重要或必要的信息,但是這對曾經是天機門的孫火而言,就顯得蹊蹺了。

天機六術之憶心術,天機六術中基礎中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五術的關鍵。所謂憶心術,可以看成是一套特殊的記憶方法,它把人接觸到的各種信息完全拆解開來,分門別類地劃成了七個大區,不管是人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還是別的什麼信息,都可以被精確劃分到每個區每個類的具體一個分支下儲存。

以最普遍的文字記憶為例,大多數人認為神奇的過目不忘,其實就是看的人在翻閱的過程中,逐字逐句地拆解著每個句子的邏輯結構,然後是分析句子與句子間的邏輯聯係。而段與段的關聯,其實是句子與句子的同理蔓延。數字成句,數句成段,數段成章,數章成文,數文成書……這就是所謂過目不忘的原理。

其實他們不管記了多少東西,方法其實一樣,就是個單一的邏輯記憶過程。這還是因為大多數的書籍考慮到讀者閱讀的習慣,在語序上采取精簡的結果,如果換成是記憶亂碼一樣的文字,那麼這些過目不忘者的結果,也不會比常人好太多。因而,那些所謂的天才,神童,亦不過是些對邏輯的把握頗有天賦的孩子罷了,無他。

再複雜的東西,剖析到了本原,都是些簡單的步驟。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可惜他們卻看不透。

憶心術正是在這些簡單之上構成的術,但它比起單純過目不忘的文字記憶,更是繁瑣了幾個數量級,幾乎隻要是人能接收到的信息,它都可以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

憶心術的大腦,完美的信息複製器。--此話不虛。

不過,說到憶心術的修習,雖然原理上簡單,但在實踐上卻仍然有兩個無法解決的困難。

其一是天賦,超達三百五十七個的邏輯結構規則,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掌握的。而這最簡單,也是最繁瑣的第一步,就像少林寺門前的山路,絕無捷徑。或成或敗,隻有這兩個結果。

不過,若說這天賦,可以用勤能補拙來克服,那這難題之二的年齡問題,一旦錯過了,就再也沒辦法彌補了。

從小時候起,天機門的孩子就被引導著掌握了憶心術,憶心術的修習,是打他們從孩提時代就已經開始了,時間久了之後,能力不稱之為能力,而近乎於一種本能。

隻有在一切尚未定型,思維清澈透明的嬰孩時代,白是修習憶心術的黃金時節,因為孩子的思想是最好引導的,而一旦成型固定之後,想要再糾正,就會難如登天。

這和武道者從小鍛練弟子的根骨,術法師會在子女八歲時進行元素洗禮的儀式一樣,取的就是孩子的可塑性。成人的思維基本已經定型,極難再有脫胎換骨的改變。

憶心術的記憶作用雖然可貴,但相對於天機門的其他五術,又顯得微不足道了些,隻能稱之是基礎。

因為即使記憶力再怎麼驚人,卻不能稱之為智慧。大智大慧,可不是單單一個死記硬背能夠成就的,記憶得越多,隻是閱曆更加豐富而已,知情力越大,越是可以減少犯錯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