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來了這麼多演藝圈的重量級任務,怎麼能少得了演藝圈消息的傳播者,記者同誌呢?
所以沒過多長時間,李想還在和三位大導演聊天的時候,網上就已經被這些記者給炒起來了。
《繼張一謀馮大剛之後,李想又得到了管狐的垂青》、《三個男人都因為他而同時現身,李想,一個演技超凡的三流影星》……
一時間,大量這種標題很浮誇的新聞出現在了各個信息網站上,但是大家的目光卻全都放在了三位大導演的身上,而忽略了李想這一次真正的活動,話劇《雷雨》。
三位大導演好像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看到有記者在外麵圍著,就拉著李想過去準備讓記者來采訪了。
“我今天呢,是第一次見到李想。之前張導馮導和我說的時候,我還真沒太在意,感覺怎麼一個三流演員,竟然被這倆人誇得比影星都影星啊?於是我就上網上查了一下李想之前的一些表現,一些作品,感覺都還很中規中矩。”管狐導演禮貌的對著某網絡公司的攝像機說著,和剛剛與李想大大咧咧談話的判若兩人。
“但是如果隻是這樣中規中矩的話,肯定不會被這倆老小子都看重的,要說一個人相中了,那可能是那個人眼神有問題,但是他們倆都看好李想,那我就想要過來看一看了。果然,看了李想今天的這個《雷雨》啊,我終於知道這倆人為啥這麼喜歡李想了。”管狐滔滔不絕的說著,把記者們的胃口吊了個十足。
而且記者們也不知道他最後想要說的到底是什麼,所以隻好尷尬的繼續聽著,也不好意思打斷管狐。
“我見了之後,我也喜歡!不僅是李想,整個華藝我都相中了,剛剛這一台《雷雨》,沒看到的人真的是你們的損失了啊!可以說自從曹禺先生寫下了《雷雨》這個劇本之後,幾乎每個話劇舞台都有表演過這台戲。”聽到這,大家才知道,原來這是幫李想打廣告呢。
“隻不過能夠把人物形象定格在舞台上的,還真沒有幾個話劇社能做到。但是今天,我剛剛看完了華藝公司話劇社的表演之後,我覺得我麼國家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頂尖的話劇社,和一群讓我們這三個大導演都眼紅的優秀年輕演員啊!”到最後,管狐的聲調已經揚的老高了。
在場的記者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管狐導演前麵做了那麼多的鋪墊,是在誇獎這部舞台劇,和華藝的這個話劇社。
李想怎麼能不明白管狐導演的良苦用心,人家這是在幫他做宣傳,實實在在的宣傳。本來記者們關注的焦點在於到場的導演和明星,但是現在被管狐導演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之後,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隨之轉移到話劇《雷雨》上麵來。
這些影星們當然不會介意記者們是否采訪他們,畢竟平時躲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