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最後怎麼回國了?”李想不解的問道。
“因為他有妻子有家庭,他一直答應我離婚,可是一直也沒有實現。本來我還可以留下美國一個很好的媒體,但是我覺得呆在那裏太傷心了。”顯然提到傷心的往事,陳帆有點動容。
“年輕就是傻啊,但是也好,年輕也大膽。”李想若有所思的說道。
“他這次回來不會是想和你破鏡重圓吧?”李想覺得自己的問題有點跳躍,顯然是不可能。
“是的,他想讓我回美國,和他一起生活。他現在離婚了,是因為被妻子起訴和一個博士有不正常交往。”李想覺得這個李博義看著人模人樣的,沒想到還有勾引女學生的習慣,不覺一陣惡心。
“看來你是不打算回去的,和他,這樣也好,這樣的人不值得,雖然你和他有美好的曾經。”李想對陳帆說話從來都是有一說一。
“是的,我不會如以前那麼傻了,聰明的人不會在同樣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他跑這麼遠回來,不會隻有這一件事情吧?”李想問道。
“還有一場學術交流會,作為該領域的權威,他每年都要到國內來好多次。這次他打算在國內開辦一家相關的公司,打算讓我幫他打理。”陳帆說。
“你打算答應?”李想覺得是一個挺不錯的想法,陳帆應該答應。
“我沒答應,我不想和他再有什麼瓜葛了。”
“我覺得你可以答應,一來呢,說明你已經徹底的放下了那段感情,才能坦然的麵對一切事情。”
“那麼二來呢?”陳帆問道。
“二來呢,李博義既然是該領域的權威,在美國肯定有相當豐富的媒體資源,掌握並熟悉這些資源,對我們以後進軍美國市場都將會有莫大的好處。”
李想的這個想法,陳帆覺得真有點太遙遠了,以他們目前的發展情況,到美國去出口文化,還有一定的距離。
李想看出了陳帆的猶豫之處,緊接著說:“這些東西並不遙遠,現在都是地球村了,信息全球化的浪潮應該成為電影電視領域發展的好載體,我希望你能夠同意李博義的邀請。”
陳帆看到了李想的宏圖大誌,原來他的誌向還有這麼遠大的目標。
頓時間,她對李想產生了油然的敬意,她在期待著李想實現自己夢想的一天。
“可是你的誌向計劃之類的和我有什麼關係呢?”陳帆故意問李想。
“我相信你也有這樣的想法,而且比我更強烈,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我說了這話,就認為你會成為我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聽了李想的話,陳帆心裏不覺一陣高興。
但同時,他的心裏又稍微有一點點的失望,他覺得這句話突然感覺和李想的距離給拉大了。
不過陳帆當場就要給李博義打電話,不過被李想給打住了。
“不要這麼著急,讓李博義等一等,看看他的誠意,另外,就是要有完整的計劃和方案,防止被他欺騙。”
陳帆覺得李想的提醒十分的到位,不禁對李想的老道經驗而折服,隔了一天才給李博義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