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極品訓練班(2 / 2)

經過統計,這次培訓班的人總共有10個人,人數並不算多,如果按照慣例思路,一般都會插到北影的培訓班裏一起培訓。

但是這次,李想卻不這麼打算,他打算為這10個人專門開一個班。

選的這是個人都是和公司簽訂了5年以上合同的新人,因此也值得下功夫培養。

其實五年不五年都無所謂,關鍵是李想堅信財散人聚,任何公司的簽約形式那都隻是形式,對於正處於上升期的公司,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吸引力,這個培訓班就是增加公司吸引力的一個手段。

李想安排助理和北影的培訓班聯係,還是采取了以前的培訓方式,他需要對所有新演員的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因為這個培訓班的演員基本情況都不一樣,他要求的是以實戰為主,同時還要針對每個演員製定具體的培訓方案,同時還要求增加老師的配備,這給培訓方提高了要求。

相應的,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提高,助理給李想說的時候,他眼睛都不眨的直接批準了。

整個培訓班采取的是封閉式的,演員嚴禁和外界聯係,目的就是要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李想給培訓班提出的要求是,在最後考核的時候不合格的學院,將有可能被公司辭退。

有了這個要求,所有的學院像打了雞血似的,夜以繼日的學習,白天學形體、練口才、拍演戲,晚上琢磨台詞、琢磨劇本,有的學員一晚會上隻睡四五個小時,完全投入的練習中。

李想在學習中間還去了兩三次,看看學習的學習情況,隨便叫過來某個學員就學習情況,練習的劇情進行考察,有時候還給他們指導一下,和他們相互切磋。

很快,這個培訓班在緊張的日程安排中結束了,前後正好半個月,這半個月對於學員來說,簡直是魔鬼的訓練。

關鍵是更殘酷的是考核,考核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老師的打分,另一部分就是為期一個月的作業準備。

和李想當年參加高級研修班的要求基本一樣,就是要有一個完整的短片,絕對要求原創,可以向公司尋求幫助,題材和範圍不限。

在負責培訓的過程中,經過多方的考慮,李想最終成為了《三川傳奇》的主人公朱傳旭的扮演者。

承擔這個任務的李想壓力更大了,但是他對培訓的事情還要親自過問。

最終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緊張忙碌,所有的7部作品全部成型,李想把每一步短片就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最後他被一部片子吸引住了,也是講北漂的故事,講的更加曲折,也沒有明顯的勵誌意味的表露,但是反應出來的確是勵誌的感覺。

關鍵是,李想的這個感覺和其他老師的評價完全一致,拍這個片子的人叫朱小勇,是一個標準的90後,他是這部片子編劇和主演。

和當年李想的情況不一樣的是,這個朱小勇本身就是北京當地人,但是他從小生活在北京的郊區,對這些北漂一族的生活有著切身的感受。

可能,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北漂,北漂就有了另外一種不一樣的味道,這也是朱小勇這個短片和李想的短片不一樣的地方。

甚至李想認為,這個片子如果再進一步深挖,將會成為宏睿的又一個新的成功影片。

有了這個想法,再和朱小勇的指導老師進行了溝通,認為這個小孩具有這方麵的潛力,於是決定讓朱小勇專注於他的這不片子的拍攝。

無形中,李想又給公司儲存了一部新片子。和朱小勇一同脫穎而出的還有一個女演員,名字叫薛曉曉,因為成熟的表演技巧,一下子吸引了各位老師的注意,雖然他的片子沒有像朱小勇的成為公司重點發掘的片子,但是薛曉曉的功底,得到了李想的認可。

薛曉曉也是北影畢業的,算是科班出身,但是大學畢業的她並沒順利的進入了什麼演藝公司之類的,而是當起了群眾演員,因此宏睿還是他的第一個公司。

正好,這個時候三川傳奇已經開拍了,李想打算讓薛曉曉擔任其中的女四號,朱傳旭的對手馬經臣的女兒馬瑩。

李健生覺得這個臨時調換會不會太冒險了,但是李想堅決推薦薛曉曉,最終,還是因為之前女四號的意見,加上薛曉曉臨時入戲,對劇本各個方麵有可能不熟悉,而放棄。

這次培訓班的效果十分的好,李想和北影的老師們都很滿意,因此李想打算和他們長期合作,簽訂了長期合作的協議。

李想的意思是,不光要培訓,通過培訓,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為公司孵化出更多的人才,同時為公司儲備一批好素材。比如說這次朱小勇關於北漂的題材,仍然拍出了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