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又該展身手了(2 / 2)

這些思路上的變化,帶來的也是公司投資方向、演員結構的變化。

李健生和李想的目標是,打造業內有絕對影響力的古裝、言情領域的電視劇公司。

在確定主攻方向調整的同時,大家還針對這些提出了公司內部需要補足的幾個問題。

首先就是要有好的編劇,這個大家都清楚;其次就是要有好的演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的演員隊伍普遍愛死比較年輕的,這對演這些類型的電視劇都十分有優勢。

還有就是要有好的裝備和先進的拍攝技術,這在目前技術大行其道的當下,顯得十分重要。

比如李想熟悉的前段時間火熱播出的某某沒事紀錄片,平均每集的鏡頭就在800個,這個水準是國際水準,超過了國內。

包括一些高水平拍攝器材的運用,這些對一部片子的成功,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想拍出好的片子,有影響力的片子,需要的是一個公司的整體實力的提升,比如前麵拍攝的《大江大河向東流》,雖然公司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畢竟十分有限,隻是相對於自己公司以前的劇目。

其實許多觀念和理念都要在調整中慢慢的發生變化。

比如,對特效鏡頭的運用,有些電影就是唯特效論天下,但是忽視了片子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這樣的片子最終也走不長久。

沒經過一次討論,都是李想對電影電視劇發展理念的一次重新的思考。

有了這些新的認識,新的共識,李健生和李想決定對公司的形象進行重新的塑造,目的就是要對外重新營造公司良好的形象,讓更多的人認同公司,認同公司推出的產品。

李想首先想到的是宣傳片,就公司的主要業績和發展理念進行拍攝,有了宣傳片公司就相當於有了名片,一部好的宣傳片,能夠吸引更多的人關注。

為此李想策劃了兩部宣傳片,第一步宣傳片講述了一個小故事,一群年輕人在討論自己喜愛的古裝劇。

有的說他喜歡某某電視劇,有的說他喜歡某某電視劇。

最後,來了一個人,問大家,你們知道這些電視劇都是哪個公司出品的?

所有的人都看著他,然後他舉起宏睿的標示告訴大家這個公司就是宏睿。

第二個宣傳片,通過對宏睿的製作團隊、導演、設備等進行全景式的記錄。

並且聘請了業內的專家對宏睿的某些成功影片,知名的事情進行訪談,用藝術的鏡頭,展現出宏睿的嚴謹和高品質的製作水平。

對於第二個片子的拍攝,也費了一些周折,能夠派出細膩大氣的感覺不容易。

考慮再三,最終讓馮晨擔任了這兩個片子的拍攝導演,雖然是兩個簡單的宣傳片,但是馮晨整整用兩個兩個禮拜的時間。

宣傳片也弄好了,還缺一個就是公司的標識,以前也有一個標識,但是有點不適應了,顯得有點老舊。

這個東西還是要找專業的設計公司,他們公司的廣告策劃文案也設計了幾個,但是李想和李健生感覺都很一般。

通過在招標,他們最後鎖定了兩個標識,其中一個標識的設計者是一名大學生,還有一名是某個知名的設計師。

最後,他們選擇了這個知名的設計師,因為知名設計師的加入本來就是一個知名度的提高,目的也就是給公司增加更多的人氣。

這些都完成之後,李想和李健生打算向崔叔報告一下。

“崔叔,這是我們對公司發展思路的新調整,您看看。”李健生說著就把資料遞給了崔叔。

“奧,簡單說說吧。”崔天凱也懶得去看。

然後李想就對向崔天凱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思路,同時向崔天凱介紹了這麼選擇的理由。

“你們的想法都挺好,就這麼辦吧,有一點,你們得清楚,前幾個月公司的收入是下滑的,這個你們也得清楚。”顯然崔天凱關心的公司的業績,對於他們弄得這些東西,也不懂,也不關心。

確實這幾個月公司的收入有下滑的趨勢,這也跟之前那兩部片子取得成功,收入暴漲有關。

所以對公司來說,急需再拍攝一兩部能夠獲得成功的大片子。

有一天,正在睡午覺的李想接到了李浩的電話,說是有一個好劇本,即將截稿,看看他的意思。

李想大概了解了一下本子的情況,覺得可以一試。

這個李浩,就是李想安排在外麵,給公司發現好劇本,好素材的負責人,相當於我們以前經常聽到的星探,但是發現新人才隻是其中一個小方麵。

現在他也是有五六個人的小組長,當初設置這個小組的時候,李想就是想通過這個,發掘到隱藏著的好劇本、好素材。

但是自設置以來,也沒發揮多少作用,這下總算是有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