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驥伏櫪(1 / 1)

黃武七年,大帝孫權著拜呂範為大司馬,封南昌侯,並予假節。

“父親!”正在搖椅上小憩的呂子衡被驚醒。

“父親此番辭去大司馬不受卻是圖的什麼?”

看著眼前一臉稚氣的兒子,呂範不由得苦笑,“據兒,你可曾想過孫吳三世經營而據四州之地,為父獨領一州,大帝是怎麼想的?”

“這是父親的能力深受大帝信任,所以才委以重任啊。”

“非也非也,為父當初不過是汝南的一名小吏,論能力和出身都遠不及朝堂上那幫士族子弟,隻不過當年僥幸投奔了孫策才有今日局麵。說白了,揚州牧也好大司馬也罷,不過是回報當初對孫氏兄弟二人的忠心不二而已。”

“既然是回報,受之何妨?”

“據兒啊,我給你起的字是什麼?”

“世議,可這有什麼關係嗎?”

“世議世議,便是議世。這世上萬事萬物需要先行思量才能做決斷,這點上你還得和你大哥學習一個。當今天下三分,十分類似秦末或是光武初年,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做類比,結局都是乾元一統。也許為父看不到那一日,但你們乃至後輩卻必須思量啊。如今朝中眾人,才華橫溢的數不勝數,但是真正替自己或是吳國未來考慮的少之又少,即便是仲謀自己怕也是稀裏糊塗吧,噢,現在要稱陛下了。”

“那父親是怎麼覺得的呢?”

“為父不受,則陛下必有補償,但是看看我們家裏,除了你們兄弟二人,在吳國境內可以說是半個親戚都沒有。所以明天他一定會對你們二人有所封賞。我是老了,但可沒有老糊塗到把嘴邊的肥肉吐回去,今後我汝南呂氏一門如要光大,這不過是開始而已。”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說著,呂範又閉上了眼睛繼續休息。木欞格子外邊,遠山被夕陽籠罩著,透漏出一股肅殺的秋氣。

而此刻的建業城中,大帝孫權也正看著桌上的大司馬印發呆。“子布,你看怎麼辦,子衡不肯接受大司馬之職,怎麼處理?”

“陛下,呂範不受,想必有他自己的考量,我們也不必強迫他接受,大司馬可以讓陸伯言接替。”

“話是如此,但是子衡輔佐我與兄長這麼多年,就這麼罷了總覺得過意不去。你去看看軍內還有職位空缺沒有,呂據成年將近,給他安排一個合適的吧,不如安軍中郎將吧。還有老大呂騫,讓他去荊州陸伯言帳下報道吧,和陸伯言講清楚了,給個參軍祭酒之類的虛職,別給實權。”

”陛下對呂騫還是不放心?“張昭緊蹙眉頭,最終還是把心裏的疑問說了出來。

”唉,畢竟是曾經陣前反水投奔張遼的人,即使是迫不得已,也不敢重用啊。何況荊州厄漢沔之要衝,荊州一丟,吳國基本上也就亡了。不然我又何必讓陸伯言守荊州呢,要知道現在徐州方麵才是我們的戰略主攻方向。“孫權一臉的懊喪,”吳國缺人啊,人口雖然比大耳賊治下多一些,但和中原腹地還是沒法比啊,若非如此,又怎麼會和劉備這種破落貴族共謀呢。“

”陛下所言甚是,臣下這就去辦。“

”呂子衡啊,你究竟在考慮些什麼呢?“看著張昭離開的背影,孫權腦子裏此刻卻是漫天的疑雲。

翌日,聖旨再下呂府。呂騫便匆匆打點行裝和父親告別,上了去江陵的車隊。

一路上,呂騫都在思考昨晚與父親的長談,雖說對父親的抱負早有預料,但是聽到父親如此大膽的念頭還是讓呂騫著實嚇出一身冷汗。但現在想想,當初自己“反水”不也是父親指示的嗎,還坑死了太史慈,隻是這一切都瞞著弟弟呂據真的好嗎。早上臨走的時候,看著弟弟稚氣未脫的天真樣不由讓他感慨一句:“小孩子活得真簡單”。

秋水將至,今年洞庭水位比往年要高不少啊,看著碧波蕩漾的湖光山色,呂騫最憂慮的還是見到陸遜後,對方會給自己一副什麼臉色呢,還有江陵城裏的那位朱將軍更是讓人想起來就胃痛。

此刻的江陵城外,傳信的驛馬疾馳入營。“哈哈,這次可好,陛下居然把呂騫這臭小子送我這兒來了。”陸遜一邊搖頭,一邊苦笑,對於這位呂公子,他是早有領教。雖然機敏過人,但是對士族子弟一向沒什麼好臉色。這次安排,算是給自己找了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和北邊不一樣,吳國官場幾乎清一色的以出身論資排輩,雖然陸遜本人也對此偶有微詞,但是這個呂騫卻是當著朝堂上那幫老家夥們的麵,痛陳門第取士之弊。要不是呂範老爺子的威望在那,怕是早被人雇凶打死了吧。如今這位惹事精來了,不知帳下一幹人等能給他好臉色不。

“來人,請朱將軍過來。”思慮許久,陸遜最終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不能虧待了呂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