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開醫館?(2 / 3)

阿發和阿財也是無語,就不能一次過說完嗎?非要等我們轉身走了好幾步了才叫住我們,而且還不止一次!現在,阿發和阿財唯有祈禱傲少爺不會再次叫停他們兩位了。

我們傲少爺也沒打算再叫住阿發和阿財了,可是他們兩個不這麼想,一個勁的往外跑,就算中途被傲少爺叫到,也打定注意,就裝作聽不見。

將近一個時辰後。

“少爺,都在這了。”阿發和阿財兩人大汗淋漓,氣喘籲籲,確實,對普通人來說,工作量是大了點。不過,傲少爺卻說:“阿發,阿財,東西放到我房間裏啊,不是大廳啊。”

“……”阿發和阿財兩人有苦說不出啊。

回到房間,看著一堆醫書,要是一本一本的疊起來,應該高過傲少爺的身高了很多了,這怎麼看得完啊!看著書的分類,有偏藥材類的,又細分為草木、獸禽、石等;有偏醫理類的,又細分為筋骨、髒器、毒等。總之數量繁多,傲少爺看到就整個人蔫了,頓時沒了動力。

再看看那些藥,就一大箱子,每種要藥拿的量都不多,但是種類多啊!本來應該有更多的,隻是出了點小小的意外。

其實吧,當時阿發和阿財正打算按照傲少爺的吩咐,拿東西,而且搞些破壞,奈何,剛好周師父來找白醫師,幾下便把阿發和阿財兩位製服了。後來倒是老實了,拿書都有點不敢了,就算拿著傲少爺的“令箭”也還是慫了。最後還是白醫師讓他們把所有書拿走,並且幾乎每種藥都包起一些讓他們兩位拿走。

當然,剩下的幾種有毒的就沒動,畢竟張傲現在還什麼都不懂。毒這種東西,殺傷力太強。不是白醫師自大,白醫師自認自己調配的毒藥,可以殺死明城九成九的人,剩下的就算不死,也不可能完全康複。白醫師所說的明城的人,不隻是指凡人,而是包括張起、張越這類修仙者再加上凡人,是真的指明城的所有人。

不過,傲少爺交代的任務,阿發和阿財好像也就完成了一半啊,隻是張傲沒追問這個,阿發和阿財也當然不會自己說出來。

看書,果然是無聊的,張傲期間也嚐試過打坐修煉,可是發現問題了,經脈果然受損了,一運轉靈力,就受不了,痛啊。張傲這種行為呢,就像是把傷口剛結的痂撕下來,對經脈的恢複毫無好處,這也是白醫師特別交代不能修煉的原因。

“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於五行屬火;

“肺為魄之處、氣之主,於五行屬金;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於五行屬土;

“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於五行屬木,主升主動;

“腎為先天之本,藏誌,腰為腎之腑,於五行屬水……”

張傲隨手一翻,關於五髒的醫術,不過太厚了點,還是算了,換一本書……

“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吳又可《瘟疫論》)

瘟疫?算了,明城幾十年都沒發生過瘟疫,現在看了,也沒用。再換一本……

“茄子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餡,卻入茄子肉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忽思慧《飲膳正要》)

傲少爺再次隨手一拿,隨手一翻,就看到這段。嗯?這不是做吃的嗎,這是醫書嗎,阿發和阿財也是的,這種食譜都拿來。

噴子別噴,我這就澄清一下。這本書當然不是食譜,《飲膳正要》為元忽思慧所撰,成於元朝天曆三年(公元1330年),全書共三卷。卷一講的是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講的是諸般湯煎,食療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講的是米穀品,獸品、禽品、魚品、果菜品和料物等。忽思慧,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營養學家,他寫的《飲膳正要》一書,是我國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飲食衛生與營養學專著,對傳播和發展我國衛生保健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傲少爺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啊。這醫書太多了,短時間內看完是不可能的了,熟讀就更是妄想了。得想個辦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