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書友說我拿一冊《永樂大典》殘冊當擂台賽冠軍獎品純粹是YY,國寶怎麼可能隻去換數據流?在這裏我想對一冊《永樂大典》殘冊進行估價,讓大家明白這個劇情也是合理的。北京2000年左右曾經拍賣過一幅宋代名家的畫,具體是什麼我也忘了,不過這幅畫的經曆我記得。這幅畫是末代皇帝溥儀逃到東北當滿洲偽皇帝的時候從北京帶走的,後來被溥儀的侍衛長得到了,又傳到了兒孫的手裏。(清朝皇帝在倉惶逃亡的時候可定會帶最值錢的古董,這張畫的價值可見一斑。)這幅畫最後拍了1800萬。對比永樂大典,一冊明朝時的永樂大典的副本殘冊,年代上肯定比不了宋朝的名家字畫,況且字畫是真跡,而永樂大典是印刷。就算這一冊殘冊的價值在字畫的三分之一左右,也才600萬。再打個比方,如果全套的永樂大典價值100億美元,那麼一冊也就是不足一百億的萬分之一,大約不到一百萬美元,合人民幣800萬左右。(而且古董書是整套書值錢,拆散了價格要下跌一半甚至十分之**。)上邊都是對永樂大典價格的最高估計,實際上我估價一冊殘冊的價格大約在100萬到300萬之間。一個遊戲活動的最終獎品價值三百萬或者八百萬都說的過去,畢竟如今中一張彩票也要有400萬,而遊戲運營商拿幾百萬上千萬吸引眼球很平常。
3、在這裏我想再一次對《永樂大典》進行一些詳細介紹,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套書的價值。永樂大典全書有一萬一千多冊,當時以明朝的實力也就編撰了一部,存放在文淵閣。大家可以想象,一萬多冊的書實在太多了,因此一個圖書館就放了一套書。永樂大典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科技農藝,戲劇評話,佛經道經等等,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而且是截止到明朝以來中國文化的大彙總,這套書要比後來乾隆時期編撰的四庫全書還要恢宏偉大的多。我看過一次資料,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所以大致說一說。據說永樂大典是印刷的,當時為了印製這套書光印書用得版就堆滿了很多個屋子(具體數目忘了)。這套書在明成祖時期僅做了一套,存於文淵閣,後來毀於明末。幸好嘉靖年間又做了一套副本,因此這套書才傳了下來。後來這套副本傳到了清朝,清末的時候大部分毀於八國聯軍的焚燒,一萬多冊的書籍現今隻餘800多本。(另外兩種說法是600本和1000本。)
4、最後再羅列一些事實,主要是讓讀者們明白,外國政府當年都對中華民族作了些什麼。
敦煌莫高窟的古籍被發現後,日本“探險隊”來了,俄國“考察隊”也來了,美國人也來了,國內大大小小對此有興趣的人物都蜂擁而至。藏經洞裏4萬件千年古物,就一批批地搬出洞外,捆紮起來,扛上駱駝,然後走蘭州,上北京,絕大多數被運到倫敦、巴黎、彼得堡、東京、漢城……散落在全世界共計四五十個地方,而留在國內的僅號稱“八千經卷”。這塊風水寶地,直到1965年,還有新的文獻發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明,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
5、迎風最初被人砍傷並不是胡編,也是伏筆,真相早晚會揭曉。
6、書友質疑:為何富人家的子女永遠是為富不仁?
答:我從沒說過所有的富家子弟為富不仁,因為在所有的人群中都存在好人和壞人。有錢人中肯定有好人也肯定有壞人。但是書中反派為何大部分是有錢的二世祖呢?因為隻有當壞人又有錢又有勢的時候,他們才會猖狂的迫害好人,沒錢沒勢的壞人破壞力肯定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