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西兩村,就要說說劉付書記的往事。劉付書記是發小,劉書記小付書記兩歲,但是兩人卻好的夥穿一條褲子。在付書記十歲那,兩人在西村大柳樹下玩耍。一陣狂風過後,大柳樹的枯枝砸向付書記,眼疾手快的劉書記一把將付書記推到,自己卻倒在血泊之中昏迷了三日三夜。
斷了三根筋骨,蛇形疤痕一直盤繞在劉書記後背到現在。聞訊趕來的老付書記一巴掌將付書記打的口吐鮮血不止。當他將劉書記背到十裏以外的鄉醫院時,看到氣息奄奄被搶救的劉書記心疼的直落眼淚。
老付書記打付書記的事情若腦了老劉書記,不依不饒的與老付書記好一番理論。就為這事情,兩人鬥牛一樣見麵就掐。老劉書記的理由是,出事的孩子已經出事。何況這種突發事件實屬偶然,不是故意?為何對孩子下如此黑手。
老付書記的意見則是,年齡的就應該保護好弟弟。保護不好就應該打。就在兩個老書記樹枝事件尚未平息之時。早已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劉付書記又發生了落水事件。
兩個人在劃船過河的時候劉書記不慎落水。按說在河邊長大的孩子不應該不習水性,壞就壞在落水的時間有點特殊。落水的時間是初冬河麵剛剛結冰,掉入水中的劉書記在刺骨冰水中掙紮了兩下就沉了下去。
當付書記將劉書記救上岸的時候,也隻剩下隻有出氣沒有喘氣的份。不過這一次兩個孩子有了自己的選擇,心照不宣的保持了沉默,以免兩人都挨老子的揍。改革開放後,東西兩村向來有東村苗圃西村菜的說法。
兩村同時響應號召奔小康。東西兩村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生活簡樸實惠,不講究吃穿玩樂。村老大書記有的,村民們都有。不過無論是什麼?書記的檔次都要高上那麼一格。
沒有辦法!這是全體村民的民意。村民的理由很簡單,書記是全村人的代表,是全村人的臉。民意不可違,劉付書記隻好勉為其難的享受特出待遇。
就在劉付書記提車後的三個月中,兩村三百八十七戶人家共購三百八十五輛麵包車。東村的五保戶老五爺西村的老強頭例外。買車後五個月內,東西兩村增加了七百多本駕照。僅女性駕駛員,占了全村人一半的比例。
曾有好事者在東西兩村做了一次家庭生活調研,調研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九懼內。最讓記著不明白的是,東西村村民以懼內為榮。幾戶大男人主義者成了另類,大家津津樂道自己的老娘們怎麼怎麼的。
在東西兩村,完全可以闡釋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含義。當然,老銀杏樹下納涼的老爺們一個比一個能吹!吹來吹去都吹成了在家中不如小貓小狗。
劉曉燕病了,付樂聽到後彈簧一樣彈向女生宿舍。看到躺在床上麵容憔悴的劉曉燕,付樂心如刀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