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統一之戰(11)(2 / 2)

董卓軍收兵回營後,劉備軍才得以接近被全殲的張飛部隊,見到的自然是滿地支離破碎的屍體,前來接應張飛的關平部隊在屍體堆中翻遍,始終沒找到張飛的屍體,傍晚時分,關平無奈,隻得回城交令,諸葛亮聞信大驚,“三將軍大醉後鹵莽衝動,十有**是遭了敵軍的毒手,快派人給大王送信,請大王定奪。”

太史慈等人大哭著答應,正要下去安排,門外卻飛報張飛的偏將範疆與張達已經回來了,還帶了司馬懿給諸葛亮的信,諸葛亮急令召見,不一刻,範張二人大哭著進來,向諸葛亮哭訴了張飛被暗算中毒的經過,又呈上司馬懿的書信,範疆還哭訴道:“司馬賊讓我轉告參軍,張將軍身上所中之毒,隻能撐十幾,張將軍的死活,全憑參軍一句話。”

諸葛亮不動聲色,展信細看,信是司馬懿親筆寫的,董卓軍約劉備軍十後在逍遙津決戰,如果劉備軍按時赴約,董卓軍無論勝敗都會先把張飛交還劉備軍,如果劉備軍拒絕,那劉備軍就可以準備給張飛收屍了。諸葛亮看完後,並不置可否,太史慈和關平看完後卻勃然大怒,“司馬賊,竟然卑鄙到這個地步!”

“野戰中,步兵為主的我軍占不到什麼優勢,逍遙津一帶多是平原,董賊的鐵騎在那個地形上,幾乎是下無敵,兩軍決戰,我軍很難取勝。”太史慈分析道,不過太史慈還有些疑惑,“司馬賊為什麼約定十後決戰?這麼長時間,難道他又想耍什麼陰謀嗎?”

“龐統率領的水軍正在逼近壽春。”諸葛亮陰沉著臉答道:“司馬奸賊正在給龐統爭取時間,隻要龐統拿下壽春,我軍的歸路就斷了,司馬奸賊可以輕鬆把我們全殲,為他登上康王世子的位置墊上一塊大磚。”

“回信給司馬奸賊,答應他的決戰,無論如何,先救回張將軍要緊。”諸葛亮淡淡道,張飛畢竟是劉備的義兄弟,又是劉備軍這所即將崩潰的大廈頂梁柱之一,容不得諸葛亮不答應司馬懿的條件。但諸葛亮又轉向範疆和張達,臉上變色道:“汝等身為副將,主將被擒,你們不舍命救援,反而降敵偷生,依法當斬!”

諸葛亮話音剛落,早有幾名刀斧手將範疆和張達按住,兩人不住掙紮大叫,“冤枉,冤枉,我們不是降敵,是被敵人拿住,不得已被俘。”範疆和張達兩人叫冤不止,太史慈也替他們求情,“參軍,範張二人雖然有錯,但眼下大敵當前,斬將不利,請讓他們戴罪立功的好。”

“看在太史將軍的麵上,饒你們不死。”諸葛亮恨狠道:“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拖下去各抽五十馬鞭,以正軍法。”

和曆史上一樣,範疆和張達兩個倒黴蛋被一通馬鞭抽得皮開肉綻,不住哭爹叫娘,好不容易抽完,已是深夜,兩人方才被抬回住所休息。勇戰被擒又被自家人打,兩人自然不服,範疆對張達道:“諸葛亮賞罰不公,救得回張飛便好,如果救不回,我等定死無葬身之地。左右徐州軍已是窮途末路,我等不如去投西涼軍。”

“好是好。”張達低聲道:“可是我等都是張飛部下,今你也看到了,西涼軍不接受張飛部隊投降,隻怕我們投降過去,同樣是一個死。”

“如果我們獻出合肥城呢?”範疆陰陰的道:“十之後,諸葛亮賊要率軍和董卓軍決戰,期間定然防守鬆懈,如果我們在那段時間打開城門,放董卓軍進城,你董卓軍還會殺我們嗎?還能不重賞我等?”

……

第二夜裏,董卓軍斥侯在合肥城下例行哨探時,合肥城上突然射下一箭,董卓軍斥侯見箭上綁有書信,不敢怠慢,立即將箭拾起,飛送進董卓軍大營。見董卓軍斥侯走遠,城上射箭的範疆與張達鬆了口氣,下城正要回房,突然被幾十名劉備軍士兵圍住,為一人,卻是劉備軍大將關平。

“給司馬賊的信上了什麼?”關平冷笑道:“諸葛參軍料事如神,早料到你們會裏通敵軍,走吧,參軍等候你們多時了。”

一番嚴刑拷打之後,範疆和張達很快把信上和董卓軍的約定一五一十交代出來,諸葛亮大喜過望,連忙安排人冒充範張二人,第二夜裏在城上等待董卓軍的回音。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司馬懿接到範張二人的信後很快給了答複,同意了範張兩人的投降,並且約定在決戰那派魏延部隊來配合範疆和張達獻城。

轉眼已是初平九年的十月二十五日,距離決戰的日子僅有一,當夜裏,諸葛亮召集眾將分配任務道:“諸位將軍,司馬賊已中我計,明日明與我軍決戰,實際上將讓主力部隊來襲取合肥。我采取的對策是,我軍兵分三路,一路由一員大將率新召軍隊仰作聲勢,到逍遙津與董賊仰軍作戲;另一路留在城中埋伏,待董賊主力部分入城後,突然關閉城門,將入城的敵人全殲!”

“我軍的殺手鐧將是第三路。”諸葛亮目視眾將道:“第三路由我軍的全部騎兵一共五千騎組成,待董賊大軍出動時,大營定然空虛,我軍的騎兵就要乘這個機會殺進敵營,焚燒敵軍糧草,隻要燒糧得手,我軍就可以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