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冀州混戰袁紹之死(3 / 3)

賈詡搖頭,他也不明白劉備軍為什麼會神兵降出現在冀州,隻是追問那傳令道:“子龍將軍敵人用了三種威力極大的新武器,是那三種新武器?”

那傳令兵從包袱中取出一物,遞與賈詡,賈詡接過細看,見是一隻四尖的鐵釘,每尖長約一寸,輕而結實。那傳令兵解釋道:“軍師,這是他們的第一種新武器,弟兄們都叫它紮馬釘,專釘戰馬的馬蹄和我們的腳,非常厲害。”

賈詡一言,將那紮馬釘往地上一丟,果然有一隻釘尖朝上,呂布大奇,撿起來連丟幾次,每次都是這樣——一隻釘尖朝上,呂布臉色大變,顫聲道:“如果我的赤兔馬踏上這支鋼釘,那赤兔馬就完了。”

“還有更厲害的,隻是我們沒繳獲實物。”那傳令兵哭喪著臉道:“敵人有一種弩箭,可以不裝箭的情況下連十箭,箭頭上還喂有毒藥,我們人或者戰馬一旦被射中就得喪命;還有一種六尺多長的戰刀,可以站在地上斬殺我們馬上的士兵和馬頭,非常強,我們都叫它斬馬刀。弟兄們都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武器,被他們打蒙了。”

那士兵完,董卓軍眾將已經個個倒吸了一口涼氣,紮馬釘,連弩,再加上斬馬刀,難怪趙雲會吃敗仗,換成誰帶兵遇上這樣的武器,也非吃敗仗不可。

“即刻集結士兵。”賈詡顏沉如水,大喝道:“立即攻山,兩個時辰之內,一定要拿來袁紹的人頭!”

“遵命!”董卓軍眾將知道現在不是擔擱的時候了,朗聲答應,立即去組織軍隊攻山,而賈詡乘這個空隙,以董卓軍軍師之名下了四道命令,第一道命令給張遼,命令張遼將攻城池的任務交給副手,張遼自己領一軍火南下,增援鄴城;第二道命令給守衛青泥隘口和潼關的徐榮、徐晃,命令他們即刻兵出洛陽,控製汜水關與虎牢關,謹防曹操、劉備兵進洛陽,並且作好準備在必要時兵進兗州;第三道命令給駐紮荊州的馬、張繡兵團,命令他們即刻攻打豫州;最後一道命令給江南的魯肅、甘寧軍團,命令魯肅分兵攻打合肥與楊州,威脅劉備的老窩。

十餘隻信鴿騰空而起,為了以防萬一,賈詡每一道命令都有三隻信鴿傳遞,以免出現命令無法送到指揮官手裏的意外。而賈詡又奮筆急書,給遠在長安的康鵬解釋冀州出現的意外情況,並解釋自己動全軍總攻擊的原因,在信中,賈詡向康鵬諫道:“大王,詡竊以為,我軍統一下的時機還不成熟,民間漢室威嚴尚存,我軍物資與兵員準備都不充足,荊州與江南兩路進攻不可持久,僅為圍魏救趙,將劉曹兩軍逼出冀州後,我軍必須撤軍,以免後勁無力,滅劉誅曹,還要從長計議,望大王三思。”

賈詡放下筆,將信和那隻紮馬釘一起交與信使,再三囑咐道:“十日之內,必須將此信與此釘送與大王手中,切不可延誤。”信使答應,匆匆上馬而去,賈詡這才把注意力轉移到鳳凰山上的戰鬥上來,雖然此時董卓軍已經攻上了半山腰,將袁紹軍逼上了主峰,算是神,但賈詡仍然心急如焚,又喝道:“傳令下去,半個時辰內,一定要攻破主峰,否則軍法從事!”

傳令兵迅將命令送到正在強攻主峰的呂布、李傕等人手中,幾員董卓軍大將知道鄴城形勢危急,沒有抱怨,山路險峻難以行馬,呂布帶頭跳下赤兔馬,步行攻上主峰,李傕、郭汜等人紛紛效仿,幾員董卓軍大將執盾當先,帶領士兵向上疾衝。

而在山頂,僅剩兩千帶傷士兵的袁紹已經知道死期將至,但袁紹貴族的血液已經完全沸騰,親自帶著最疼愛的三子袁尚帶兵頑抗,就算死,袁紹也要拖幾個墊背的,山上山下飛矢如蝗,滾石如雨,喊殺聲震,仰攻的董卓軍既要躲避箭石,又要向上衝鋒,道路之艱難自不用。

用鮮血染紅了上山的道路後,董卓軍主力終於衝上了鳳凰山主峰,將袁紹軍殘部徹底包圍,此刻全身染血的袁紹狀若瘋虎,不住向董卓軍砍殺,而在他身邊,足足有上百名赤膊血戰的袁紹軍士兵,一時間董卓軍倒拿他們沒有半點辦法。

李傕見袁紹威猛血戰,而自己的士兵畏縮不全,李傕不禁大怒,“一群廢物,讓開,我親自去殺袁紹!”李傕挺刀正要向前,一隻手攔住他,李傕一看卻是呂布,呂布喝道:“沒時間了,現在不是和他鬥勇鬥狠的時候,士兵讓開袁紹,弓弩手準備,放!”

密集得象群蝗一樣的雨點朝袁紹飛來的時候,袁紹長歎一聲,“田豐,悔不聽你良言啊。”遂橫劍自刎,護衛在他左右的死士也紛紛中箭倒下,而袁紹最疼愛的三子袁尚,早已經被董卓軍士兵砍翻,踐踏成肉泥……

袁紹的屍體從鳳凰山上搬下來時,董卓軍等人沒有時間歡呼,賈詡立即命令李傕與郭汜二將押解俘虜後行,賈詡自己則與呂布、臧霸和馬忠率軍四萬軍隊火趕往鄴城。

“子龍,千萬要撐住啊。”賈詡在心中道:“鄴城絕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