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的一周,希望朋友們多多把推薦票投給純潔的狼,麻煩看盜帖的朋友也回來投上幾票,上周純潔狼在鮮花榜上的排名已經慘不忍睹了……)
綿綿春雨中,成群結隊的董卓軍正與各自為戰的袁紹軍浴血奮戰,雖然董卓軍無論在士氣、經驗和裝備上都遠勝過袁紹軍,又占著地形和陣形優勢,但袁紹軍的兵力實在太多了,十二萬人馬,就算是不會動的稻草人,董卓軍也得砍上一夜,何況是手執刀槍棍戟的大活人,所以董卓軍局麵上雖然完全占據上風,卻也死傷不輕。
這時候,身為袁紹長子的袁譚終於到了揮作用的時候,一千多名放下了武器的袁譚士兵打出袁譚的旗號,在半坡上排成長排,一起大喊道:“袁紹軍的弟兄們,別打了,別打了,聽我們幾句。”一起多人合力同喊,頓時將震的喊殺聲壓下去,袁紹軍士兵不由一楞,董卓軍各級將領也出暫停戰鬥的命令,董卓軍士兵逐漸退出戰圈,將袁紹軍遙遙包圍,山穀中,隻剩下袁譚部隊的喊話聲回蕩。
見場麵平靜下來,袁譚這才站到旗下,對著袁紹軍士兵撕破大喊道:“弟兄們,我是榮國公長子袁譚,我父親榮國公貪圖王位,有不臣之心,導致康王殿下興兵討伐,拖累弟兄們喪命受傷,在這裏,我代父親向弟兄們致謙了。”
袁譚此言一出,袁紹軍中一片大嘩,士兵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或驚訝,或鄙夷,或讚同。心情不一,而袁熙等袁紹軍權貴氣得七竅生煙,袁熙以劍指袁譚大罵道:“袁譚,聖人雲,子不言父過,汝安敢出言汙蔑生父?你到底想作什麼?”
“聖人還有一句話,舍孝取忠!”袁譚立即反駁道:“康王殿下蒙賜神種,命所歸,又愛民如子,入境後對百姓秋毫無犯,實乃冀幽兩州的救星,父親雖有賢名,卻刻薄寡恩,魚肉百姓,兩州民不聊生,士卒饑寒交迫,我袁譚雖然身為人子,也不得不站出來幾句,挽救兩州軍民於水火。”
袁譚的話博得董卓軍一片叫好聲,一些不願白白送死的袁紹軍士兵也在鼓掌,而袁熙等人則暴跳如雷,袁熙正要設法反駁,袁譚又接著叫道:“弟兄們,袁譚不才,為了冀幽兩州的軍民百姓著想,已經在陣前起義,向康王殿下的軍隊投誠,我身後的弟兄,也是跟著我一起投誠的,你們想活命就學他們,放下武器出來投誠,康王殿下的軍紀嚴明,下皆知,管保你們沒事。”
袁譚話音剛落,他背後已經投降的袁紹軍士兵立即在董卓軍的指點下一起大叫,“弟兄們,過來吧,你們家裏的父母在等你們回家,你們的老婆孩子在等你們回家,不要再白白送命了,康王殿下會給我們準備糧食和種子,不要開春的務農啊!”
聽到袁譚軍的招降,袁紹軍士兵一片混亂,軍心嚴重動搖,袁熙等人急得破口大罵,連忙約束士兵,以防士卒臨陣投敵,袁熙不住叫道:“別聽他們的,董魔王殺人無數,你們投降過去,照樣是死路一條!”其他袁紹軍權貴也是拚命呐喊,催促士卒去衝擊董卓軍防線,避免軍心繼續動搖。
這時,董卓軍後軍忽然挑抬來大量烤熟煮熟的玉米與土豆,其中不少都是董卓軍火頭兵在開戰後緊急烤製的,香味四溢,甚至蓋過了戰場上濃濃的血腥味,讓經常以桑椹河蚌充饑的袁紹軍士兵狂咽唾沫,董卓軍士兵大喊,“河北軍的弟兄們,我們知道你們很餓,快過來吃吧,隻要你們放下武器,你們就可以過來吃飽,將來你們的家人也可以把神米神果吃飽。”
“兄弟,我們可以吃嗎?”當糧食挑到投降的袁譚軍士兵麵前時,一名袁譚降兵饑餓難耐,忍不住問道。董卓軍火頭兵笑道:“你們已經投降了,當然可以隨便吃,吃飽啊,不夠還有。”袁譚軍降兵一陣換呼,你爭我鬥的抓起玉米土豆大嚼,惹得其他沒有投降的袁紹軍士兵嫉妒得幾乎狂。
在全神貫注的生死搏鬥的時候,人是很難感覺到饑餓與疲勞,反而在戰事稍歇使精神放鬆時,饑餓與疲勞這兩個魔鬼最容易讓人意誌崩潰,盡管袁紹軍的將領極力鼓舞士氣,還是有士兵開始投降,第一名投降的是一名年紀不滿十六歲的半大孩子,袁紹軍為救袁紹急行軍隻讓士兵帶了少許幹糧,瘦的他在昨幹糧就已經被老兵搶去,一多沒吃東西的他早餓得雙眼隻冒金星,見投降就有東西吃,他第一個跑出隊伍,大喊著跑向董卓軍,“軍爺,我餓,我要投降。”後麵的袁熙等人見了,忙命督戰隊上前追殺,誰知五、六名袁紹軍督戰隊士兵剛追進了那半大孩子十步內,董卓軍軍中立即颼颼飛來數十支羽箭,將他們射成刺蝟一般,讓那孩子平安跑進董卓軍軍中,早有董卓軍火頭兵給他捧來一堆冒著熱氣的土豆與玉米,並用火把照耀那半大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樣,其中一名心地比較好的董卓軍火頭兵還安慰那半大孩子道:“別怕,慢慢吃,心別噎著。”並遞給那孩子一葫蘆水。
董卓軍用食物招降被包圍的諸侯士兵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每一次的效果都沒讓董卓軍高層失望,在吃飽與被殺麵前,大部分的人還是很理智的選擇了吃飽。無數袁紹軍士兵高喊著投降衝出隊伍,並且與阻攔他們的袁紹軍督戰隊刀槍相見,甚至有的督戰隊士兵都開始拋下武器向董卓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