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不忠於萬歲?不忠於大漢江山?”康鵬幾乎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還有就是認為曆史書上對華歆的記載完全是錯誤的,而眾人也豎起耳朵,單等華歆接下來的話。
“沒錯,你就是不忠!”華歆咆哮道:“大漢自靈帝以來,先後有黃巾賊禍亂下,何進與十常侍亂政篡權,立偽少帝,置靈帝遺囑而不顧,百官束手,三公無策,惟有董太師你獨力撥亂反正,力剿權宦,廢偽少帝扶獻帝,大漢子民終究得見日,諸侯被奸人蒙蔽,攻打於你,你獨樹大旗盡擒諸侯,可放而不殺,胸懷之廣,古今罕見!後又將大權盡還少主,雖周公薑尚也不如!終究得蒙上恩賜神種,以三州之力逐步清剿亂賊,連續剿滅盤踞益荊二州的劉表劉焉等國賊,可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時,你卻有意放縱曹操孫權等國賊,養賊自重,你不是國賊是什麼?”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康鵬也越聽越糊塗,這那跟那啊?康鵬喃喃道:“本相養賊自重?這從何起?”
“沒有養賊自重?”華歆冷笑道:“昔日楚漢爭霸,齊王韓信手握大權,助漢則漢勝,助楚則楚勝,加封齊王當之無愧,可韓信不願為王,僅請封偽齊王,妄圖三分下,高祖聖明燭照,當即加封韓信為齊王,終使韓信歸心,助漢一起破楚,開創漢家下!董太師你現在的情形與韓信何等相似,助漢則大漢中興,助賊在下崩離,可你拒不接受王爵,難道你想讓大漢永遠沉淪下去?不是國賊是什麼?”
董老大不接受王爵,就是背叛大漢,就是妄圖割地自立?
大漢朝的文武百官中不是沒有鴻學大儒,也不乏的飽讀詩書之人,可華歆所的這個道理,他們想都沒有想過,也不敢想,可仔細想想華歆話中的意思,也不是毫無道理,包括康鵬也聽得呆,好象他野心勃勃的想稱王篡逆,反倒是為了大漢江山著想一般。惟有賈詡先明白過來,華歆這是在偷換概念,悄悄把群臣心走稱王就是企圖篡位的概念,換成了稱王是為了替漢室重振河山的概念,想明白以後,賈詡不禁啞然失笑,暗中佩服康鵬的識人之明。
“太師啊,為了大漢江山,為了撥亂反正,隻有你就位康王,萬歲才能放心讓你清剿群賊,你才能名正言順躍馬中原。”華歆也放聲大哭,朝康鵬撲通跪下,磕頭道:“就請太師委屈自己,就位稱王吧!”
康鵬此刻也明白了華歆這些顛倒黑白的鬼話的意思,心中暗喜,可表麵工作還是要作的,仍然在搖頭痛哭不止,一言不。這時,賈詡忽然輕捅呂布與龐德,大喝一聲,“爾等還不恭請太師就位稱王,想作國賊乎?”言罷,賈詡也撲到康鵬麵前跪下,磕頭大哭道:“太師,為了大漢江山的長治久安,就請你就位稱王吧。”
呂布還在納悶賈詡捅他是什麼意思,而龐德嗆啷一聲拔出寶劍,對著百官大喝道:“爾等還執迷不悟乎?若想與曹賊孫賊等人勾結,妄圖使我大漢四分五裂,先試我手中寶劍!”被龐德一嚇,洛陽朝廷中當年被李儒提拔的官員馬上跪到康鵬麵前,高呼康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至於那些還在猶豫的大臣,被明白過來的呂布一把搶過他們的玉圭,五指輕輕一捏,玉圭立即化為粉末,那些猶豫的大臣也就老老實實的跪到康鵬麵前,懇求康鵬就位稱王去了,不一刻,朝中百官幾乎全然跪倒在康鵬麵前,隻剩下馬日鄲等老臣在那裏猶豫,但態度也很曖昧。
“你們不要逼本相,你們不要逼本相。”康鵬還是大哭不止——因為漢獻帝還沒話。而華歆看出康鵬的意思,起身到漢獻帝麵前拜倒,哭道:“萬歲,太師不肯就位稱王,全因太師對萬歲忠心耿耿,隻消萬歲金口一開,太師定然遵旨,萬歲爺啊,為了大漢的江山,請你加封太師為王吧。”
漢獻帝鼻子差點沒氣歪了,飽受宮廷教育的他心中明白,隻要今給董卓封了王,明董卓就敢逼他禪讓帝位,可被華歆的話擠到這裏,他此刻拒絕給董卓封王,就成了隻為自己考慮而置大漢江山於不顧的昏君,一時間,漢獻帝也不知道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