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盡釋前嫌(3 / 3)

九月十九,黃承彥家人將黃氏夫婦書信送到襄陽,邀請親朋好友及荊州各大士族在初平四年十月初一共聚沔陽,慶祝黃承彥的五十大壽,黃承彥在信中還特別聲明,界時將要給下士林一個驚喜。黃承彥在荊州士林中德高望重,眾士族自然當即允諾前往,因為不戰而勝最近心情大好的黃承彥連襟——荊州刺史劉表知道後,也表示要攜愛妻蔡氏及兩個舅子蔡中蔡和一同前往慶祝,就連士林大儒蔡邕與伏完也放棄立即返回洛陽的計劃,單等那日一同去慶賀,給足了黃承彥麵子。可以這麼,整個荊州有頭有臉的人物,除了身負重任的黃祖與蔡瑁之外,都要在十月初一那齊聚黃家莊。

漢初平四年九月二十七傍晚,孫策一人先行趕到永安,而永安城內外早已戒嚴,大批董卓軍士兵把守著城裏城外,氣氛無比緊張,孫策也不管那麼多了,大哭著衝進城中,直衝到永安官衙,而此刻官衙中也是一片混亂,董卓軍派去尋找康鵬的西涼鐵騎隊剛越過境就被黃祖軍擋回,根本無法進入荊州境內尋找,康鵬的托孤大臣賈詡與龐統正麵臨著是否向荊州宣戰的決擇。

“黃祖在夷陵、當陽一帶布置有重兵,不管我們怎麼,就是不讓我們的股部隊過去。”張繡向賈詡彙報道:“我們的人少不敢和他們直接衝突,隻好暫時駐紮在臨沮。”

賈詡眉頭緊鎖,永安駐軍不多,立即與劉表宣戰的話占不了任何便宜,而且董卓軍的水軍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軍隊沒有動員,軍械糧草囤積遠遠不足,自保尚可有餘,進攻則勝算幾乎等於沒有。何況董老大現在生死不明,如果宣戰進入荊州後連董老大屍體都找不到的話,那董卓軍中的野心家就會蠢蠢欲動,董卓軍在內憂外困之中,必定崩潰分裂,這個責任賈詡可承擔不起。

“軍師,讓我們調集大隊人馬去吧。”馬急切道:“太師他吉人相,也許還沒有死,正等著我們去救他。”這樣的話,自從龐統與龐德等人返回永安後十幾來,馬幾乎都在,可賈詡知道在這危急時刻胡亂動用大軍的危險,堅決壓下馬的提議,一切要等有確切消息後再作決定。

“再等等,我們現在不能亂。”賈詡沉聲道:“如果太師他還活著,就一定會設法與暗月組聯係,或者派人通知我們,如果太師一直沒有消息,我們等子敬的部隊到了,再水6並進殺進荊州尋找太師,現在的兵力太少,不能冒險。”

馬急得直跳腳,正要再勸賈詡,門外卻大哭著衝進一人,賈詡馬等人定睛看去,卻是風塵仆仆的孫策,孫策也不象其他人打招呼,直接抓住龐德的衣領吼道:“你,我父親是怎麼死的?是不是被太師殺害的?”

龐德垂道:“你父親遇害時我不在場,但太師了,你父親是被周瑜殺害,嫁禍給太師。”

“胡!”孫策一蹦三尺高,死命掐住龐德的脖子,吼道:“你胡,周公謹與我情同手足,怎麼可能殺害我父親,城裏都傳遍了,是那董賊貪圖我父親的基業,才下手殺害了我的父親!”龐德被孫策狠掐住脖子,也是不禁動怒,加之龐德對沒能保護好康鵬甚是內疚,也正在火頭上,反手抓住孫策的雙手,兩人扭打起來,旁人拉都拉不住。

龐德與孫策正扭打間,門外又有大哭著聲傳來,呂布倒提著方畫戟衝了進來,呂布趕到永安的路程遠比孫策從涪陵到永安為遠,但赤兔馬日行千裏,呂布日夜不歇的疾弛,居然僅比孫策晚到數刻。呂布一見孫策,想起孫堅軍那封公文,氣頓時不打一處來,大喝一聲,“孫策兒,還我義父命來!”方畫戟揮落而下,直取孫策靈……

孫策是否告別本書?康鵬能否平安返回老窩?黃承彥打的是什麼主意?請看下章,《審判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