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鵬抵達麥城的第二早上,康鵬與孫堅在麥城官衙中各自坐定,商議董紆和孫策的婚事,雖孫策與董紆結親門不當戶不對,是孫策高攀,可康鵬是現代人,自然不把門閥製度放在眼裏,他隻知道董老大的女兒與孫策兩情相悅,再加上孫董結親對董卓軍的戰略大計有莫大幫助,一口答應將董紆許配給孫策,讓極重門閥製度的孫堅感激涕零了一把。
婚事定了下來,婚期上康鵬和孫堅卻起了爭執,孫堅希望孫策與董紆越早成親越好,這樣孫策也能早些返回他身邊幫助他開疆拓土,想把婚期定在今年、也就是初平四年的年末;康鵬當然想從孫策身上多壓榨出一些剩餘價值,以董紆身份尊貴婚事不能草辦為名,堅決要把婚期推後一年,到初平五年的年底再讓夫妻成親,孫堅雖然心有不甘,但康鵬得著實在理,也就不有再爭下去,同意了康鵬的主張。
婚事訂下,孫堅喜不自禁,立即命令大張宴席,犒賞雙方士卒,以示同喜,酒席上周瑜自然沒來,康鵬也暫時把煩心事拋到一邊,與孫堅主客盡歡。席後,孫堅邀請康鵬單獨到襄江江岸一遊,康鵬也知道孫堅有話要與自己單獨密談,與孫堅欣然而往。
因為戰爭的緣故,昔日漁帆點點的襄江江麵上空空蕩蕩,惟有江水滔滔而下,嘩嘩作聲,兩岸花明柳秀,青山巍峨。各懷鬼胎的康鵬與孫堅並騎漫步江邊,卻無心情欣賞景色,隻是不住心不在焉互敘別來之情,把虛情假意的客套揮到極致。
“太師,自黃巾作亂以來,漢室衰微,群賊各自乘機各自割據,紛爭不斷。”孫堅雖然實際年齡和經驗都比康鵬豐富,但實力畢竟處於弱勢,忍不住先把話挑明了,“而太師與侯聯手剿滅亂賊以來,已經先後平定韓遂、張魯、劉焉、劉鰩、薛禮、乍融和嚴白虎等亂臣賊子,劉表破亡也是旦夕之間,西涼軍與江東軍實際上已經控製了九州過半,將來何去何從,不知太師有何主意?”
康鵬心中不屑,心你老子終於忍不住想稱王稱霸了。但康鵬也知道,現在不是和孫堅翻臉的時候,便虛偽道:“當然是與烏程侯聯手一掃中原,剿滅袁紹、曹操和劉備等國賊,中興我大漢江山了。”
孫堅心中更是不屑,心你老頭的野心誰看不出來?中興大漢?我呸!孫堅也不可能現在就和康鵬翻臉,又試探道:“那貴我兩軍平定了中原之後呢?太師與侯立下不世奇功,不知聖上會有何嘉獎?”
康鵬始終嫩些,沉吟道:“平定了中原,聖上對你我封侯賜爵自然是不夠,降九錫(ps:封王)於身並世襲罔替,也不為過。”
孫堅大喜,大笑道:“應該如此,那時候,太師在北稱康王,領雍、並、涼、益、冀、兗、青各州,侯在南稱吳王,率江東九郡八十一州,並徐、豫、交、荊諸州,可保我大漢萬年不朽。”
康鵬心中大怒,心這老東西居然又打起徐州和豫州的主意,還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康鵬表麵不動聲色,虛以委蛇的鼓掌叫好道:“好啊,如此一來,我大漢江山便可永固萬年了。”心中卻大罵不止,“娘的,等老子的水軍練出來,馬上派人把你做了,分三尺黃土埋你。”
孫堅表麵哈哈大笑,心中更是暗笑,心董卓老頭奸滑歸奸滑,但他年齡已經那麼大了,兒子年紀又,等他一死,他的地盤必然大亂,這下始終還是我的。
兩個虛偽的老東西在襄江邊商量如何分割大漢江山,遠方卻忽然奔來兩騎,康鵬與孫堅定睛看去,卻是孫堅老將黃蓋與周瑜,二人奔到康鵬與孫堅麵前下馬,黃蓋搶上前抱拳行禮道:“黃蓋見過主公,見過太師。”周瑜卻垂站在一邊。
“公覆與公謹為何而來?”孫堅奇道。
黃蓋指著周瑜道:“回稟主公與太師,是公謹求黃蓋帶他來向太師與主公賠罪,昨日公謹氣急中對太師言出不敬,如今已然悔改,想向太師請罪又怕太師不準,便找到黃蓋,請黃蓋先向太師請罪,太師準了,他再給太師磕頭陪罪。”到這裏,黃蓋對康鵬單膝跪下道:“太師,公謹年輕衝動,請你原諒他這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