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鑄成大錯(2 / 3)

康鵬暗笑自己白癡,去問毒士如何對待俘虜,不就是一個答案嗎?康鵬懶洋洋道:“可就算把他們全部殺了,他們還有兒子,還有兄弟姐妹,要不了幾年,他們還不是照反?那時候,他們對我軍的仇恨豈不是更深?”

賈詡與許靖啞口無言,康鵬卻忽然來了精神,起身取來益州地圖,展開道:“本相的意思是,不管是益州俘虜,還是南蠻俘虜,都不殺也不放,全部編為工戶,安置到這兩個地方。”賈詡與許靖順著康鵬的粗手指看去,見康鵬指著兩處,一處是四川最南方的長江上遊,另一處已入南中境內,相隔約六百餘裏,兩地都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並無百姓居住。

康鵬指著地圖解釋道:“你們不要看這兩個沒有人煙的地帶,這裏盛產鐵礦,中華大地的鐵礦僅這一地就占三成(ps:今攀枝花);這裏盛產優質煤炭,長江以南的煤礦,這裏要占一半以上(ps:六盤水)。如果能把這兩個地方的資源開起來,我軍的經濟將有飛躍,武器、盔甲和農具的生產將再無原料匱乏之憂。”賈詡和許靖目瞪口呆,他們知道董老大從沒到過南方,但董老大居然對南方的資源分布掌握得如此詳細,連本地人都不知道的礦藏都了如指掌,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兵法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康鵬朗聲道:“本相的意思,南蠻人粗魯好武,以漁獵為生,光以武力征服,雖能解一時之困,卻難保久遠平安,與其把這些俘虜全部殺掉,招南人仇恨,不如以他們為餌,誘南人接觸漢人文化,以文化侵略他們,同化他們。”

賈詡和許靖眼前一亮,心中同時隱約看到戰爭的更深一層,康鵬繼續道:“文休,你去安撫那些俘虜,告訴他們,本相不殺他們,但做為懲戒,他們必須要服十年工役,十年之內,他們必須居住本相指定的那兩個地帶,修路開礦,學習漢文,由我軍供給糧食物資,給一定數量的工錢,期間他們除了離開那兩地外,可以攜帶家眷,婚嫁生育和購房置地我軍都不幹涉。十年期滿,如果他們想離開,我軍決不阻攔,願意留下繼續工作,那麼他們除了成為自由人外,工錢還可以加倍,並分一塊土地。”到這裏,康鵬笑了,“那時候,本相估計他們也舍不得離開了,本相再以這處黃金寶地為中心,逐步向外開,讓更多的南人接觸到我中原文化。”

“妙計,妙計,如果那些南蠻人接觸到大漢的繁華,又在大漢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打死他們也不會離開了,如此不出三代,他們就變成漢人了。”賈詡與許靖搖頭感歎一番,一起朝康鵬鞠躬道:“太師高瞻遠矚,吾等佩服。”

“文休,這事交給你辦?你可做得到?”康鵬看著許靖,微笑問道。

許靖二話不,躬身道:“太師此舉為國為民,生那怕豁出性命,也要在十年內把那兩地建設成人間堂,讓南人和漢人都舍不得離開。”

“好好去做吧,這事做好了,你就是我大漢西部開的頭號功臣。”康鵬拍著許靖肩膀鼓勵道:“再那兩地雖然偏遠,可極易種植神米與神果,不出數年,糧食就可自給。”

將俘虜編為工匠的事進行得非常順利,在這個坑殺俘虜十分平常的時代,當俘虜後隻有兩個下場,一是被殺,二是被貶為奴隸,董卓軍如此優厚的條件放到劉孟聯軍俘虜麵前,俘虜也不會去選擇另外兩條路。不到七時間,幾乎所有的俘虜都同意了董卓軍的條件,在董卓軍的押解下趕往攀枝花和江南煤都,去那裏興修道路,挖山開礦,也被康鵬悄悄綁到董卓軍的經濟戰車上。

第七晚上,康鵬接到另一條喜信,魯肅與龐統、徐庶返回成都途中,在臨江遇到馬與張鏽軍,恰好劉表派來送鄭度人頭的使者也在臨江,龐統便獻計以鄭度人頭招降永安霍峻軍,徐庶自告奮勇,攜鄭度人頭到永安招降,經過一通威脅利誘,因為懼怕被董卓軍與荊州軍兩麵夾攻,霍峻率軍向強大的董卓軍投降,馬軍順勢接管永安,三峽險便落入董卓軍手中。

也有一個麻煩,因為康鵬向劉表許諾,隻要劉表不出兵幫劉焉,康鵬就把永安送給劉表,所以劉表的使者據理力爭,要董卓軍把永安交給荊州。眾所周知,董老大對諸侯許下的承諾一向是很‘遵守’的,所以康鵬很大方的回信給劉表,表示自己覺得永安新附,民心不穩,現在交給荊州隻怕會引起騷亂,希望劉表能寬限一段時間,期間算是董卓軍租借,每年付給不菲的租金,具體交還日期另行商議。康鵬並且答應劉表的請求,決不幹涉劉表軍與孫堅軍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