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綁票犯魯肅(2 / 3)

“太好了。”魯肅大喜,絲毫不在意龐統與徐庶以前對自己的懷疑,抱拳道:“既然二位先生有心歸依太師,那就請二位與魯肅一起返回成都,太師一定會重用二位先生,讓二位大展手腳。”

徐庶一笑,龐統卻搶先道:“慢著,我們去成都可以,但醜話在前麵,我二人心願很高,胃口也不,子敬先生還是先太師能封我們什麼官,我們再作決定不遲。”

“二位想要什麼官?”魯肅答道。

龐統盯著魯肅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道:“我要子敬先生你的位置,西涼軍副軍師,兼朝廷少常!”

“好。”魯肅眼皮都不眨一下,立即答道:“魯肅退位讓賢。”

龐統注視魯肅良久,見魯肅目光清澈之至,絲毫沒有動怒,更沒有緊張神色。龐統搖頭歎氣,與徐庶一起離席下拜,“子敬兄心胸坦蕩,吾等不及也。太師能有子敬兄這樣的屬下,由此可見,太師的心胸也必然高尚,吾等願隨子敬兄一起去投太師,效犬馬之勞。”

魯肅忙將二人扶起,喜道:“既如此,事不宜遲,肅這就命人收拾行李,一起回成都。”

“慢!”龐統笑道:“空手去見太師,吾等就算獲用也心中不安,何況子敬兄此來,不是要阻攔劉表與劉焉結盟嗎?豈能大事未成就空手回去?”

魯肅歎道:“魯肅無能,荊益同盟已成覆水之局,沒有挽回的餘地,這次,魯肅不知將有如何麵對太師了。”

“覆水未必不能收。”徐庶微笑道:“我與士元早就估計荊州士子對太師恨之入骨,子敬兄計劃很難成功,所以給子敬兄想好了一個主意,或許可讓劉表無暇西進,讓太師為難。”

……

當夜,魯肅與龐統、徐庶飲酒至深夜,而在驛館外監視董卓軍使者團的荊州細作也困得不行,偷懶打了個盹,不料他們稍不留意,驛館中便火頭四起,濃煙蔽,忽然燃起衝大火,荊州細作大驚,忙上去查看,無奈火勢太大,人不能進,荊州細作人等及附近居民本想救火,卻被聞信趕來的荊州士林阻攔,眼睜睜看著大火蔓延,直到將驛館燒成灰燼……

第二正午,大火方被撲熄,荊州官府、軍方、士林都派人去火場查看,但燒了一夜的大火,十幾間館驛及周圍民房都被燒得幹幹淨淨,那還能有什麼屍體留下,隻是現一些類似骨灰的骨頭殘塊。消息送到劉表那裏,劉表的第一反應——益州方麵下的手!道理很簡單,兩國相爭,不斬來使,荊州沒必要殺魯肅而遭下人唾棄,又完全激怒董卓,魯肅被火燒死,唯一能得利的隻有益州。

劉表的謀士也這麼想,蒯良更悄悄向鄭度打聽,但鄭度堅決否認是自己幹的,但在蒯良等人看來,這更是鄭度心虛的表現——因為魯肅在襄陽被殺,荊州和益州就成了拴在一根稻草上的螞蚱,再也無法脫離同盟。蒯良等人也不是笨蛋,馬上向劉表建議,搶在益州之前把魯肅的死信通知董卓,以洗清荊州的嫌疑,並派人嚴密監視益州使團,隻要找出一點蛛絲馬跡,立即就把鄭度的罪行公布下——順便再敲詐劉焉一把。劉表許之,並從此暗恨劉焉。

第三,也就是初平四年的二月初三,是劉表後妻蔡氏亡母的忌日,本來在往年,都是由劉表陪著蔡氏到襄陽城東的蔡母陵前祭拜的,無奈今年劉表因為出兵救援益州的事而忙碌,實在抽不開身,隻得派舅子蔡和保護蔡氏及劉表年僅三歲的愛子劉琮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