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劍閣決戰(下)(2 / 3)

“快撤!快撤!”康鵬揮舞著鬼頭刀大喊大叫,指揮董卓軍撤入窄道,氣得旁邊的文鷺直撇嘴,嘲諷道:“無膽老賊,敵人還沒殺過來呢,就要夾著尾巴逃了?”康鵬掃了她一眼,不理她的冷嘲熱諷,隻顧指揮軍隊依次撤離。

“殺啊!這次一定要取下董賊的頭顱!”這邊劉循見勝利在望,興奮得大喊大叫,隻顧掩軍追殺,旁邊雷銅趕來,“少主,敵人未使全力便先行撤退,隻恐有詐。”

劉循惡狠狠瞪雷銅一眼,喝斥道:“無膽之徒,敵人陣形已亂,正應乘勢追之,以成全功,你若不敢去,帶你的部隊殿後,隻是功勞分不得你!”當下劉循不聽雷銅良言,隻姑指揮全軍追殺,雷銅歎了口氣,還是帶本部兩萬人馬徐徐而進,不敢全力追擊。

劉循意氣風,幾次都衝殺到康鵬中軍附近,無奈呂布與龐德仿佛突然厲害了許多,每當他靠近中軍,便全力擋住他,使劉循隻能遠遠看著康鵬逃竄,無法一擊攻破敵人中軍。而董卓軍諸隊都是混而不亂,徐徐撤退,不給益州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且戰且退,不知不覺間,董卓軍已經撤出狹道,接近自軍大營,而益州軍除了雷銅的兩萬部隊外,其餘十三萬部隊都進入到綿延達四十裏的狹道內,早有探馬飛報康鵬,康鵬聞言,立時鬼頭刀指,出信號,山頂紅旗揮動,刹那間,董卓軍號炮齊鳴,埋伏在山道兩側的甘寧、魏延和張繡一起衝下,那邊趙雲與馬也自兩側分別殺出,董卓軍主力也折頭殺回。

不到一柱香時間,剛才還在追殺董卓軍的益州軍便被董卓軍包圍,退路被趙雲與馬牢牢堵住;鬆散狹長的隊伍被甘寧張繡等隊伍斷為數截,互相不能救應,狹窄的山道上又不能揮兵力優勢;那邊董卓軍主力又折頭殺回,這次董卓軍再也不需要有任何實力上的保留了,一個個董卓軍的驕兵悍將有如猛虎下山,將裝備與訓練都遠不如自己的益州軍殺得血流成河。

大雪紛飛中,兩支龐大的軍隊在浴血奮鬥,氣雖然寒冷,但雙方都顧不上那麼多了,常常可以見到光著膀子的軍士全身被血染紅,頭上冒著熱騰騰的白氣揮刀不止,血流成何,暗紅的熱血將白雪融化,變成鮮紅的血水流入道旁已經結冰的墊江,凍成血紅的冰塊,沒有多長時間,甚至連那已經結成的冰麵的墊江河麵都被熱血融化,紅色的河水夾裹著難以計數的屍體緩緩流淌。到處是喊殺,到處是慘叫厲喝,到處是兵器相撞的聲音,士兵們的雙足睬踏著敵人與同伴的屍體,每一腳下去,都能激起齊腰的血水冰槳。

混戰之中,董卓軍裝備好的優勢揮無餘,產自長安的神兵利器可以輕鬆斬斷敵人的兵刃,繼而砍破、刺破敵人單薄的盔甲,帶走敵人的生命。而可憐的益州軍士兵手中大都是粗劣的鐵刀木槍,遇上身著鱗甲或環甲的董卓軍軍士,他們粗劣的武器很難對董卓軍士兵造成傷害,不是刀斷槍折就是被董卓軍乘機砍去自己的腦袋,加上地形上的劣勢,益州軍已經完全處於下風,再無反水的機會。

那邊雷銅見主力中伏,慌忙驅軍衝擊趙雲軍,想把主力接應回來,奔至穀口,雷銅迎麵撞見趙雲,因為不太可能親手格斃狂妄的劉循,趙雲正憋著一肚子氣,倒黴的雷銅正好來送死,趙雲便不再客氣,隻一合,雷銅的鋼刀便被趙雲挑飛,繼而逆鱗槍抵到雷銅咽喉上,雷銅正嚇得魂飛魄散,閉目正欲待死,趙雲卻冷冷道:“叫你的部下投降,饒你不死。”

雷銅一咬牙,大叫道:“投降了,兄弟們,我們打不過,投降吧,家鄉的父老親人還在等著我們。”主將帶頭投降,正在被董卓軍迎頭痛擊的雷銅軍見有一線生機,紛紛拋下武器跪地投降,少許頑抗者也立即被蜂擁而上的董卓軍千刀萬剮,連一具完整的屍體都不給他留下。雷銅貪生怕死投降雖然可恥,但他也無意中做了一件好事,使他的部隊成為這次大決戰中益州軍中損失最少的部隊,讓無數士兵的生命得到挽回。

狹道的混戰中,益州軍將領冷苞見大軍中伏,慌忙領軍撤退,卻被甘寧部隊衝散,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混亂之間,冷苞被甘寧尋見,甘寧招牌的大叫一聲,“醜陋的敵將,讓甘大爺華麗的結束你吧。”抬刀便砍,冷苞情急拚命,槍法大亂,被甘寧尋住破綻,裝飾華麗的大刀乘機捅進冷苞胸膛,冒出一團還真那麼華麗的血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