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老將賈龍那能放過這士氣激昂的機會,眉頭一皺,一條計策冒上心頭,當即吩咐下去,將冬衣強行分給精壯士卒,命雷銅與李權各領一半到關前道路兩側埋伏,並交代諸般事務,又叫來張翼,如此這般交代一番。
當日傍晚,上仍然在降著大雪,紛紛揚揚,將地都染成一片銀白,董卓軍先鋒吳懿領五千士兵沿路探察鋪設道路,行至劍閣前三十裏,吳懿正要吩咐紮營,前方忽然殺出一軍,為一將大叫道:“我乃益州大將張翼,來將何人?本將刀下不斬無名之將。”
吳懿細看來軍,見多是老弱士兵,旗幟陣列盡皆不齊,吳懿不以為意,策馬上前答道:“吾乃太師先鋒吳懿,張翼兒,還不快快下馬受降,免遭斷頸之禍。”
張翼再不答話,拍馬上前就取吳懿,吳懿接住,兩人站不三合,張翼拔馬就走,吳懿見前方地勢平坦,道路兩旁也無樹木山丘,知無埋伏,便驅軍追趕,追出大約二三裏地,吳懿後方忽然一陣鑼響,無數益州軍竟從雪地之下竄上地麵,原來賈龍吩咐穿有冬衣的精兵於雪地挖坑躲藏,以穿通竹節的竹管呼吸,借大雪掩護身形,果然讓吳懿中計。
此時前方張翼也調轉馬頭,與雷銅和李權將吳懿軍團團包圍,這是悲壯的一幕,裝備低劣的益州軍穿著五顏六色且厚薄不一的冬衣,與裝備精良且身著統一軍用冬衣的董卓軍浴血拚殺,董卓軍個個都經過嚴格訓練,雖被包圍卻絲毫不亂,迅組成圓陣迎敵,益州軍卻是一股子血勇與董卓軍廝殺,雖然往往需要倒下兩三人才能砍倒一名董卓軍,但拿著簡陋武器的益州軍卻義無返顧的前赴後繼,用鮮血來回報父老鄉親的恩情。
混戰中,吳懿以一敵三,狼狽不堪,而此刻風雪更猛,援軍肯定不能迅趕到,吳懿心中更慌,槍法忽然露出破綻,被雷銅抓住,棄槍抓住吳懿鋼槍,吳懿一時奪不回來,李權與張翼乘機將吳懿撞落下馬,三人聯手,竟將吳懿生擒過去。大將被擒,董卓軍群龍無,或降或逃,不屈的戰死沙場,被裝備遠遜於自己的益州軍殺得大敗,此戰雖是一個型遭遇戰,卻是益州軍第一次在野戰中打敗董卓軍,使得纏繞在益州軍心頭的野戰陰影消除,消息傳回劍閣,劍閣軍民歡呼雷動,士氣大振,對堅守劍閣信心更足。
也有敗軍將消息送到康鵬處,康鵬卻沒那麼高興,吳懿妹妹和他的關係放在那裏,康鵬無論如何都得想法把他救回來,否則那還有臉回去見吳馨?何況劍閣連影子都還沒看到,就先損失了那麼多士兵,致使士氣大折。賈詡看出康鵬的心思,向他獻計道:“太師,生建議,由生進那劍閣,去服賈龍,用張任換回吳懿將軍。”
“這樣好嗎?”康鵬有些心虛,為了救自己的大舅子,放回一個棘手的敵人,康鵬擔心眾將不服。
“沒問題。”賈詡胸有成竹,“太師為了救回部將,不惜以俘虜換回,傳揚出去,就能顯出太師對部將的珍惜。至於那個張任,雖然頗有才華,可畢竟還嫩,還不是我們的對手,放回去也影響不大。”賈詡看看左右,左右人等立即退出帳去,賈詡又湊到康鵬耳邊,陰笑道:“太師若不放心,可以用對付郭嘉的手段。”
康鵬奸笑著點點頭,但又道:“軍師是本相的左膀右臂,何必親自去劍閣冒險?還是讓其他人去,要是軍師不幸有恙,叫本相如何是好?”
“多謝太師關心。”雖然明知康鵬是在收買人心,但賈詡還是有些感動,“那賈龍雖然用兵如神,但為人古板正直,極守道義,生去那劍閣,必然無礙。”到這裏,賈詡清秀的細眼中閃過一道寒光,“生此去還有一個目的,劍閣乃是川中第一險,加上賈龍老兒調動得度,我軍即使不惜血本強攻,也未必能夠得手,假如外部無法攻破,生就要進去看看,看能從內部攻破否!”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老毒物進劍閣》,哦,不,應該是《賈詡進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