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譴曹操(4)(2 / 3)

呂布大咧咧的一擺方畫戟,大笑道:“我義父神機妙算,曹賊有可能狗急跳牆就一定會反撲,我隻管堅守就行了。義父他不是常嗎?軍人以服從命令為職,我們做軍人的,就要服從命令,才能有升官財的機會。”

張繡微笑著點點頭,表示讚同呂布的話,張繡稍作思考又道:“溫侯,汜水關前的洛水之上一共有三座浮橋,一座石拱橋,我們該如何布置防守?”

呂布想都不想,脫口叫道:“全部拆毀,讓他們過不來。”

“末將覺得不好。”張繡指著越來越大的雨點道:“溫侯請看,這雨越來越大,洛水定然河水猛漲,我們如果拆毀橋梁,那敵人無法渡河,必然向上遊移動擇淺水處渡河,我軍也隻能隨著他們向上遊移動,失去以逸待勞之先機。”

呂布想了想,覺得張繡得很有道理,便搔頭問道:“那怎麼辦?”

“依我看,我們不如留下那座石拱橋,隻拆毀浮橋,敵人如果反撲,就隻能走那座石橋,而石橋不寬,倉促間無法通過大量部隊,便形成添油戰術,我軍大可以於敵半渡而擊之。”到這裏,張繡笑道:“我們一萬人如果能大破四萬敵軍,相信太師會很高興的。”

辰時三刻,鎮守汜關的夏侯敦也接到董卓軍先頭部隊逼近的消息,夏侯敦一邊派人快馬通知後方,一邊親自上到關牆,冒著大雨巡查防禦工事,以防董卓軍乘虛而入。

巳時末,董卓軍抵達洛水,迅拆去洛水上的浮橋,全軍就地休息,在營帳中生火做飯,等待即將到來的大戰。

午時初刻,康鵬接到探馬的來報,黃河上遊連降暴雨,雨勢正在向東移動,洪峰估計將在下午到達洛陽,康鵬接到這個消息是又喜又憂,喜的正如賈詡判斷的那樣,公作美,今年黃河上遊連降暴雨,自己的計劃將事半功倍;憂的是近年來連連戰亂,洛陽的黃河河道也年久失修,破舊不堪,這洪峰可別在洛陽就先把大壩衝垮,那自己的一番心血就付之東流了。

午時二刻,康鵬帶領軍隊冒著傾盆大雨趕到洛陽北方的黃河大堤,查看河堤與水勢情況,河堤上,已經有不少洛陽百姓,他們也是來查看水勢情況——如果情況不妙就準備扶家攜口逃命,他們看到董卓軍趕來,馬上遠遠逃開,康鵬知道他們對自己餘怒未消,也沒有太過在意。

古河之水上來,咆哮萬裏觸龍門,這些描繪黃河的詩詞,隻有親眼看到黃河的滔滔激流才能體會,寬達數裏的河麵上濁浪翻騰,滾滾的激流咆哮不息,讓岸邊的人看到都會不由自主的頭暈目眩。

康鵬沿著河岸巡查一番,見河堤多有破損,的決口與管湧不斷,水位距離堤岸已經不到一米,形勢非常危急,康鵬當機立斷,“調集所有軍隊抗洪,收集全洛陽的麻袋,裝土固堤,堵塞管湧決口。”

“是。”見到這地之威,就連賈詡都顧不得考慮抗洪隻是便宜與董卓軍無關的洛陽百姓了,馬上建議道:“太師,我們的人手不多,不如調動洛陽青壯百姓與官員的家丁仆人來協助,多個猴還多三分力。”

午時三刻,曹操軍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陳留,曹劉聯軍大隊還在烏巢一帶,所幸兗州一帶雨勢沒有增大,曹操與劉備尚未現眼前的危機。而與此同時,郭嘉的信使已經到達定陶,一路換馬不換人,離追上曹操軍大隊隻有不到兩個時辰的路程。

未時初刻,洛陽城中,董卓軍士兵在街道上策馬來回奔跑,邊跑邊喊,“大漢太師有令,洛陽百官調集所有家奴仆人到河岸參與護堤,三品以下官員也必須參加,違令者斬!”

“大漢太師有令,黃河水勢危急,洛陽二品以上官員組織六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百姓到高處暫避,青壯男女全部到河岸護堤,太師會付給參與護堤的百姓工錢糧米。”

“大漢太師有令,洛陽百姓交出所有麻袋,以供救堤所用,太師將來會加倍賠償你們。”

洪水威逼之下,洛陽百姓雖然對康鵬恨之入骨,但此刻也顧不上記仇了,紛紛按照董卓軍的安排,交出家中麻袋、布袋,甚至木箱,青壯男女們裝土推車,往黃河南岸奔去。洛陽的百官雖然更希望組織家丁仆人把自己的財產搬到高處,可在董卓軍士兵當場將兩家不聽招呼的官員滿門砍頭後,這些官員也乖乖的依令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