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商人暗暗佩服那個外表又醜又凶的董太師,竟然能想出‘包身工’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主意來,包下工人的幾年工作時間,這樣就能完全保證商品的生產,不至出現工人不足的現象。隻是有一點不好,董太師又強行規定付給工人的工資和規定工作時間,由官府監督,不許克扣,這樣對自己的利潤空間勢必有一定影響,可話又回來,有利潤總比沒有強。長安的商人卻沒有,這招又是康鵬偷師後世的法子,目的是悄悄引導他們成為三國第一批大資本家,對他們與後世的影響將遠遠過他們的想象。
第二一早,魯肅率領全長安的士族商賈入宮晉見獻帝,朝貢一批產自長安的糧食貨物,雖然不多,對已經山窮水盡的大漢朝廷來,卻無異於是雪中送炭。在進宮之前,魯肅還因為長安商人還和馬日鄲等老頑固生了一些衝突,原因無它,馬日鄲等人認為下四行士農工商,商排最後,沒有資格晉見獻帝,而魯肅反駁道:“下四行,士農工商共行,沒有商人行販走商,下貨物如何流通?民間何處購買所需?朝廷那來稅賦收入?諸位大人若看不起下商賈,那請上奏聖上,免去下商賈賦稅如何?”一席話得幾個老頑固滿麵通紅,長安商人卻都感激涕零。
晉見獻帝無非是走過場,給獻帝磕頭的時候,長安士商的心還是在洛陽城中的農工招募處,隻關心此刻管家仆人給自己拉到多少便宜勞力,壓根沒注意皇帝給自己封了什麼官爵——皇帝拿得出手也就這些了,但長安士商卻不在乎這些,在長安,收稅高低並不是依據爵位高低來收,而是根據你的土地財產來收,長安士商一是不敢反抗董閻王,二是在長安交稅越多,享有的特權就越大,有爵位的隻能享受官府俸糧,卻不能擁有特權,那些俸糧在這些大財主、大商人眼裏,卻連九牛一毛也不夠,所以長安民間已經漸漸養成一個習慣,遇人不看爵位,先看財產。當然,康鵬也明白這套可能帶來那些弊端,他已經在大幅度提高現役文武的俸祿,軍功政績也更加豐厚,最大限度杜絕後患。
晉見之中,魯肅多次提出恭請獻帝遷都長安,漢獻帝卻害怕那個又醜又凶的太師,再三婉轉拒絕——這也是康鵬、賈詡所希望的,獻帝現在還是老實呆在洛陽給長安當擋箭牌的好,這些話也不過是提前打好引子,為將來作打算罷了。
三之後,在馬日鄲等人的再三暗示下,魯肅、趙雲、張遼和徐晃等人率長安士商與軍隊全部撤離洛陽,帶著近二十萬百姓滿載而歸,長安勞動力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康鵬派遣使者此行雖然花費巨大,但絕對物有所值,相對損兵折將才搶到河內人口的袁紹和曹操,康鵬不費一兵一卒,就為長安帶來,而且從此之後,洛陽、弘農等地的窮苦百姓也逐漸移居長安,讓康鵬的霸業打下良好基礎。
撤離之前,張遼與徐晃也曾找到魯肅質問,“魯大人,我軍已經完全控製洛陽,又極得民心,太師何不就重返洛陽,重掌機樞?為何辛苦占領又要撤離?”
魯肅微笑道:“二位將軍,稍安勿躁。聽肅解釋,我軍雖重返洛陽,可洛陽地處要衝,道路四通八達,我軍駐此,南有劉表荊襄之軍,東有曹操、袁紹虎狼之輩,北方還有匈奴蠻夷,必受數麵夾攻,若以洛陽為盾,則我軍就可在長安全力展,以圖大業。坐觀中原諸侯相爭,借洛陽為道盡收下流民,豈不更妙?”
張遼和徐晃想了半,才勉強明白一些,正要再什麼,魯肅擺手道:“明白就好,勿需言明。”魯肅又笑道:“太師知道你們想建功立業,但是現在還需忍耐,將來仗有得你們打的。”魯肅又在心裏補充一句,“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的今,我們就應該站在漢中的土地上了。”
對康鵬來,喜信不隻騙得洛陽近二十萬人口這一個,魯肅等人返回的途中,快馬與信鴿交替傳信,將袁術在淮南稱帝的消息帶到康鵬手裏,康鵬接到這封信後,大笑中把書桌都蹬翻了,“哈哈……,袁術啊袁術,你果然想當皇帝了,這回我倒要看看,你的淮南還能剩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