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四麵楚歌(1 / 3)

“洛陽居民聽好了,大漢董太師有令,不許議論朝政,違令者斬!”

“外地學子聽令,黃巾賊犯境在艱,你等即刻離開洛陽,不許逗留,違令者斬!”

“大漢輔政董太師有令,朝廷官員約束自家子弟在家,不得隨意外出,違者以通敵論處!誅連滿門!”

“大漢董太師有令……”

俗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果然不假,康鵬暴怒之出的種種倒行逆施的命令,其他謀士和武將還在苦勸他冷靜,暴跳如雷的董崇、董曼倆兄弟和呂布已經帶著各自的部隊開進洛陽城,四處搜捕那些散播‘謠言’的文人,抓到也不給他們辯解的機會,或當場砍頭,或砍斷四肢讓他們哀嚎慘叫而死,甚至拴在馬後活活拖死,洛陽城頓時陷入一片腥風血雨之中。這時候,董卓軍軍紀不嚴的弱點也徹底暴露出來,許多被壓抑了很久的董卓軍士兵乘機在洛陽城中燒殺搶掠,奸**女,讓康鵬近來好不容易重新樹立的董老大愛民形象付之東流。

事情的演變越來越難以控製,董太師被士族唾罵汙蔑被迫還擊的事迅傳到洛陽城外的災民耳中,這些對董太師感激涕零的外地災民也憤怒了,不顧康鵬不許他們進洛陽城的命令,紛紛衝進洛陽城,協助董卓軍士兵屠殺士族儒林,偏偏守衛洛陽城的全部是董老大的嫡係西涼軍,個個對董老大忠心耿耿,聽災民是進城幫助董老大殺人的,西涼軍不但不阻攔,還分一部分武器給災民,指點災民那些地方是士族聚居出沒之地,讓災民們去幫主公出氣。

洛陽城中,無數官員士族府邸燃起衝大火,將夜空映得通紅,衣衫襤褸的災民與全副武裝的董卓軍士兵在洛陽的大街巷中橫衝直撞,看到身穿儒衫的人就一窩蜂的衝上去,將那個倒黴蛋亂刀分屍,尤其是外地進京士子居住的太常府,更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到了後來,街上的儒生士族殺光了,這些人幹脆直接衝進朝廷官員的家裏,男人全部殺掉,女人則被一群如狼似虎的男人拖到黑暗處……

“太師,請下令阻止士兵與災民的屠殺,再這麼下去,洛陽城就完了,太師你的名聲也毀於一旦了。”雖然同是三公之列,馬日鄲還是給康鵬磕頭求情道:“士子們雖然對不起太師,可他們都是朝廷棟梁,國之柱石,請太師給他們留一條生路,不要趕盡殺絕。”

洛陽城中突軍隊與災民暴亂,馬日鄲因為與董卓交好,家中有董卓軍保護未遭衝擊,可他還是急匆匆來董卓府中替士族求饒,懇請康鵬網開一麵,放過正被屠殺的士族。

康鵬看著這個七十多歲須銀白的朝廷太傅,也不去攙扶他,而是冷冷道:“馬太傅,你的學生周奐和崔烈不是因為你為本相辯解,與你斷絕師徒關係了嗎?還當麵唾罵於你,你為什麼還要替他們求情?不是本相想要趕盡殺絕,而是他們逼本相這麼做的。”

馬日鄲磕頭痛哭道:“太師,老朽不怪他們,聖人雲,‘上有好生之德’,老朽隻求太師看在老朽的這點薄麵上,放過這些不知好歹的孽障。”

康鵬重重哼一聲,再不答話,轉頭傾聽屋外傳來的嘈雜哭喊之聲,心中淒苦卻是之至,自從他來到這個時代,除了憑著知道曆史火燒聯軍軍糧取得虎牢關大捷外,其他則是諸事不順,想屯田造福於民遭士族抵製,打土豪分田地,田地是分了,可探子來報,自己前腳剛走,士族後腳就把分給農民的土地又強搶回去;洛陽接二連三的生反對自己的叛亂,好不容易拉到的荀家叔侄卻是為了害他才投靠他的,青州黃巾軍矛頭直指自己,大量災民湧入洛陽,自己好心接納災民,可糧食卻被士族與曹操、劉備勾結一把火燒了,叫自己前功盡棄。內有士族作亂扯後腿,外有黃巾軍壓境,殘酷的現實麵前,康鵬已經明白,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不良學生,不是軍政良才,更不是才,自己的那些所謂戰略,不過是狂妄無知的空想罷了。

馬日鄲哀求了半,康鵬始終不肯收回命令,賈詡對李儒、魯肅等人對視一眼,三人一起跪到馬日鄲旁邊,“太師,馬太傅言之有理,請太師收回成命。”然後康鵬的幾個武將趙雲、徐晃等人也通通跪下,向康鵬替士族求情。

康鵬仍然麵無表情,一言不,不多時,朝中與康鵬交好的大臣朱攜、董承和伏完等人先後趕到董卓府,替士族求情。董卓這次回到洛陽後,舉止尊崇帝室,施政安撫百姓,也不是沒有效果,至少讓朝政微有起色,董承和伏完等漢室鐵杆忠臣也對他由痛恨逐漸變為尊敬,關係也日益見好,多次協助董卓實施政令。今晚上康鵬下令屠殺士族時,李儒苦勸無用,隻得調自己的親兵去保護這些大臣,使得他們家中免遭兵禍。

雖然幾個關係不錯的大臣都來求情了,康鵬還是咬著牙不鬆口,隻是眼睛不斷瞟向門外,象是在等什麼人。又過了一段時間,仆人來報,“稟太師,蔡侍中求見。”

“有請。”康鵬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從那被蔡文姬撞破他與平陽公主親熱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蔡文姬,想向孫尚香打聽蔡文姬的情況,那個丫頭卻板著臉不搭理他,甚至帶著甄宓、吳馨等美女躲他,讓康鵬無計可施,心裏對蔡文姬的思念卻是日益加深,甚至達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今完生這麼大的事,蔡邕都來求情,蔡文姬豈有不來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