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準備(2 / 3)

袁隗看了一會,明白究竟後不禁暗喜,心道,有戲!老蔡的女兒和董卓果然有一腿!董卓瘋去救濟那些泥腿子,老蔡的女兒也迫不及待的跟上,找老蔡出麵求董卓,應該能把我侄子放回去了。

袁隗擠到場中,對蔡邕把來意一,蔡邕正頭疼怎麼調停老婆和女兒的爭吵,幫誰都要挨罵,聞言馬上隨袁隗去董卓府,樂得眼不見心不煩,免得兩麵受氣。

話分兩頭,且不蔡文姬在家裏怎麼胡鬧,隻袁隗與蔡邕直去董卓府。康鵬昨晚將韓馥叫來後,先是把韓馥狗血淋頭的臭罵一頓,罵得韓馥磕頭痛哭不止,康鵬才又話風一轉,誇獎他在任時將冀州治理得不錯,百姓安居樂業,老幼鼓腹謳歌,糧滿倉,錢盈庫,簡直讓韓馥覺得董卓是在別人,康鵬才又交代韓馥這次回冀州要再接再厲,上秉聖意下應民心讓冀州百姓過上好日子,為國家保境安民,並且加封韓馥為渤海侯,在袁紹還沒回渤海之前,兼管渤海,還賞了韓馥一盒華佗所製的十全大補膏,給他保養身體。韓馥自然感激涕零,在康鵬麵前立下毒誓,今生今世隻效忠董太師一人,唯董太師之命是從。二十一世紀的不良學生當然不相信什麼毒誓,但康鵬也不會傻到就這麼放虎歸山,他也有遠距離遙控韓馥的法子。

今早上送走韓馥後,康鵬此刻正在家中接見一批益州來的文人武將,益州劉焉因為屬下張魯在漢中獨立,正麵臨來自北方的威脅,為了借助董卓軍牽製張魯,劉焉是刺史中唯一禁止那些‘詆毀’董卓的布告在屬地出現的,所以董卓在益州士林中的名聲算是最好,各州這次來洛陽參加儒林文會的士林數益州最多,康鵬也從中現了幾個曆史上有名的人才,如張肅、張鬆兩兄弟,嚴顏、吳懿和吳班等人,雖按理張鬆才是最容易拉攏的人,可康鵬注意的人卻是吳懿——的妹妹吳馨,吳懿自幼喪父,與妹妹吳馨和族弟吳班相依為命,因為妹妹在益州無人照顧,此來洛陽便將妹妹帶在身邊,正好便宜了康鵬。

“人言蜀中多俊傑,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康鵬一邊心不在焉的與益州眾人話,一邊偷看在與孫尚香玩耍的吳馨,心這就是將來又要被大耳賊禍害的一個美女,我得把她留下,免得便宜大耳賊。老啊,你讓董老大年青幾歲好不好,我也可以等這些美女長大……

這時仆人進來稟告道:“稟太師,袁太傅與蔡侍中在門外求見。”康鵬心知又是來求情的,今早朝後康鵬就被馬、馬雲綠和孫策、孫尚香等人纏了一通,都是求他放了馬騰和孫堅的,結果康鵬好歹答應盡快放人才把他們打走。

益州眾人見康鵬這來了客人,便即提出告辭,康鵬也不挽留,“那麼諸位請先到館驛歇息,預祝諸位在文武大會上過關奪魁,本相靜侯你們佳音了。”康鵬又對吳懿道:“子遠,你帶著妹妹住在館驛之中不方便,你們兄妹不如暫住在本相家中,也方便你照顧妹妹。”對康鵬的體貼如微,吳懿感動不已,欣然答應。倘若吳懿知道康鵬的真正算盤,鐵定是帶著兄弟妹妹馬上逃回益州,不敢再在洛陽呆下去。

“太師,我們袁家一門四世三公。”袁隗戰戰兢兢的康鵬道:“對朝廷及太師忠心耿耿,侄當時不明太師的一番苦心,擅起亂軍以至闖下大禍,可經過太師的開導,他們已經知道錯了,侄袁術更與老朽親赴亂軍大營,勸亂軍投降太師。求太師看在老朽的這點薄功與蔡侍中的麵子上,放老朽的倆個侄子回屬地去戴罪立功吧。”

蔡邕也道:“太師明見,聖人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本初與公路確有悔改之心,渤海與淮南也不能無人治理,請太師開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