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競選(2 / 2)

一個時辰之後,方斌在二名助手的幫助下,終於展示完了所有政績的展示。三人在雷鳴般的掌聲走下演示台。

接下來就是李靈峰上台了,李靈峰同樣也是帶著二名助手,不過李靈峰並沒有準備多少資料。

李靈峰拿出幾塊留影石,開始向眾人展示了自己剛剛到長安鎮的一些狀況,然後分別列舉了若幹條數據。這組數據很詳細,從人口,環境,財政等多方麵都有。

李靈峰列舉的這些數據很枯燥,並未引起多少掌聲。

接下來李靈又展示了如今長安鎮的情況,同樣列舉一數條數據。

修仙者多數對數據不是很敏感,所以這組數據同樣也沒為李靈峰贏得多少掌聲。

展示完了兩組數據之後,李靈峰指著兩位助手手中舉著的大牌子。說道:“大家請看上一組數據,十年前長安鎮共有人品一千二百五百四人。而現在長安鎮共有人口四萬七千九百三十一人……”

這時台一人說道:“李靈峰,我有個問題,十年前長安鎮的人口和現在的人口相差幾十倍。請問這些人是哪來的?你能詳細的解釋下這是怎麼回事嗎”?

陳下扭頭一看,發現此人有點眼熟。細看之下,陳下這才想起來,之前在李家,陳下見過此人。不用說,這是李家請的托。

李靈峰笑了笑說道:“這位先生的問題問的好。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其中咱們人類也是一樣。哪裏富裕,哪裏環境好、生活方便,老百姓就會去哪裏居住。”

李靈峰頓了頓繼續說道:“眾所周知,現在長安鎮交通發達,商道連接了附近的所有城鎮。但十年前並不是這樣,十年前到達長安鎮,然後花了三天的時候調查了鎮上所有物價。我發現鎮上的物價嚴重失衡,一斤小米竟然可以換五斤海魚。五斤海魚啊,大家夥可以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此時台了一片嘩然,眾人都不敢相信李靈峰這個說法。

其中一人說道:“年輕人,你是不是搞反了,長安鎮我也去過,應該是五斤小米換一斤海魚吧。”

李靈峰說道:“嗬嗬,這位說的不錯,現在的長安鎮確實是五斤小米換一斤海魚。但是十年前的長安鎮卻是一斤小米換五斤海魚,而且隻是普通的小米,而魚呢,還是那種每條都是三斤以上的大海魚。”

另一人問道。“那是什麼原因才造成這種價格差異這麼大的”?

李靈峰讓助手拿出地圖,說道:“大家請看,這是十年前的長安鎮和四周的地圖,從圖上可以看到,長安鎮三麵環山一麵靠海。整個小鎮竟然沒有一條通向外界的正常商道。所以就算海裏有再多的魚,沒有路運不出去,那也隻能放在那裏發臭。所以我到那裏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從這裏,修了一條通向外界的商道。”

又一人問道:“要修路這麼長一條路,需要不少錢啊。按照你剛才所說,以長安鎮當年的經濟收入,怕是十年時間也不夠修一條路的。請問你哪來的錢修路?你別告訴我,是你自己出的錢。嗬嗬……”

李靈峰說道:“當然不可能是我自己出錢,再說了,我哪裏來的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