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又來找慧明禪師。
慧明禪師問他:“門打開了嗎?”
他點點頭回答:“打開了!”
慧明禪師問:“結果,門後有什麼呢?”
他說:“打開門後,呈現眼前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柔軟草地,有燦爛的陽光、飛舞的蝴蝶……”
許多人總是不敢打開生活的心靈之門,因為害怕,所以一直徘徊在幸福之門的外麵。果斷些,打開心靈之門,把那些無端的煩惱都拋卻到九霄雲外吧!
通向幸福的門是扇柴門,不必刻意去尋找,它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點滴的生活中。
幸福不是山珍海味,幸福是媽媽精心的烹飪,點滴的關懷,瑣碎的嘮叨。平凡的生活我們最容易忽視,但其實,這卻是最本質最深刻的幸福。
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背負了太多的壓力,總想找個出口宣泄,總想找個支點平衡,卻往往忘記了就在身邊的通往幸福的柴門。生活需要一份從容,一份豁達,一份樂觀。荊棘叢生的旅途,也許會讓我們疲乏勞累,但如果你學會欣賞,一路上美妙的風景卻能使你心靈愉悅。快樂離我們並不遙遠。遺憾的是,太多的人在幸福的柴門前卻駐足不前。因為他們對平凡的生活中蘊藏的幸福缺乏信心。
美國詩人龐德曾感歎:“幸福就像水底的火焰,它不容易遇見”。很多人讀了這句詩,會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每個人都在尋求幸福,可有多少人看見幸福女神向自己招手呢?但我卻想說,幸福女神其實是最隨和最慷慨的,看到眼前這扇柴門了嗎?放下一切貪欲妄求吧,打開它,你就會發現,幸福女神正向你綻開最迷人的微笑。
心靈寄語:
無論時境變遷,不管滄海桑田,通向幸福的那扇柴門,它樸實無華,卻是人世間最彌足珍貴的財富。幸福的柴門其實並不虛幻,也並不遙遠。它在我們心靈深處召喚,它在我們的身邊縈繞,它給予我們生活的養分,給予我們靈魂的力量。
讓陽光照進屋子
一座寺廟裏有一間閣樓,一直空關著,窗上布滿了厚厚的灰塵,屋內十分陰暗。
兩個小和尚看見陽光很明媚,覺得應該讓陽光照進屋子裏來。於是,他倆就商量說:“我們何不把外麵的陽光掃進來呢?”兄弟倆一人拿掃帚一人拿簸箕,興高采烈地到屋外去掃陽光。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地上的陽光掃進簸箕,可還沒等他們把簸箕搬進閣樓,簸箕裏的陽光就沒有了。就這樣,他們一次又一次,閣樓裏還是一片昏暗。
“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閣樓裏還是沒有陽光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
方丈恰巧走過,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
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
方丈笑道:“隻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扇窗。有的人開著窗,所以他的心是亮的;有的人關著窗,所以他的白天也是黑夜。一個人生活在陽光中或是生活在黑暗裏,取決於他是否找到了心窗的鑰匙,是否把窗打開。
每個人的心間都藏著一把鎖,當打開這把鎖時,心中的秘密和思緒就會湧上心頭。但心的[擔心的]門更長的時候是鎖著的。因為心門的鑰匙常常被遺忘在不知名的角落。隻有當它在記憶的光亮中閃耀時,人們才發現心鎖原來是根本鎖不住情感和心緒的。
那麼,我們如何擁有陽光的心呢?第一,不能改變環境就適應環境。第二,不能向上比較就向下比較。成功學告訴大家,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不想當船長的水手不是一個好水手。但是很遺憾,隻有一個人能當船長,你要想當隻有把別人都扔到海裏去。大家都這樣想,結局是船上隻剩下一個人,可能還不是你。成功學是對的,但如果不善於妥協,不善於對當前狀況滿意,那你就會永遠生活在痛苦中。
心靈寄語:
打開心鎖吧!讓陽光射進來,雖然窗戶外麵不都是萬裏無雲的晴空,雖然真誠不一定會得到回報,但是,你的心卻亮了。
人生處處有禪機
有一位很想成為富翁的青年,到處旅行流浪,辛苦地尋找著成為富翁的方法。幾年過去了,他不但沒有變成富翁,反而成為衣衫破爛的流浪漢。
最後,他跑到廟裏,向觀世音菩薩祈願,請求菩薩教他成為富翁的方法。
觀世音菩薩被他的虔誠感動了,就教他說:“要成為富翁很簡單,你從這寺廟出去以後,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並且為你遇見的人著想,布施給他。這樣,你很快就會成為富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