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輕易陷入某種情緒中而不自知。當煩惱、壓抑、失落甚至痛苦接踵襲來,許多人不停地抱怨生活或他人,成了情緒的奴隸。懂得調適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我們才能收獲美麗心情。
心境的魔力
流沙
一個名叫維克多·弗蘭克的德國精神病博士曾經在納粹集中營裏被關押了很多日子,飽受了納粹分子的淩辱和非人的對待。
弗蘭克曾經絕望過,因為這裏隻有屠殺和血腥,沒有人性,沒有尊嚴。那些持槍的人,都是野獸,可以不眨眼地屠殺一位母親、兒童或者老人。
他時刻生活在恐懼中,這種對死的恐懼讓他感到一種巨大的情緒壓力。集中營裏,每天都有因此而發瘋的人。弗蘭克知道,如果不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也難以逃脫精神失常的厄運。
有一次,弗蘭克隨著長長的隊伍到集中營的工地上去勞動。一路上,他產生了一種幻覺,晚上能不能活著回來?是否能吃上晚餐?他的鞋帶斷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這些幻覺讓他感到厭倦和不安。
於是,他強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黴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正走在前去演講的路上,來到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飽滿地在台上發表演講。
他的臉上慢慢浮現出了笑容。
弗蘭克發現,這是久違的笑容,多年來,它從來沒有出現過。當知道自己也會笑的時候,弗蘭克預感到,他不會死在集中營裏,他會活著走出這個魔鬼般的地方。
多年後,從集中營裏釋放出來時,弗蘭克看上去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個人在魔窟裏會依然保持年輕。
這就是心境的魔力。有時候,一個人的精神可以擊敗許多厄運。因為,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隻要一簞食、一缽水足矣;但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寬廣的心胸、百折不撓的意誌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裏,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裏。如果精神垮了,沒有人救得了你,即使是上帝也不能。
放逐情緒
莫小米
父親去世之後,年邁的母親將自己安排得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得多。
那天無意中看見她的日記,發現一顆曾經滄海的心,梳理得那麼通順。她的日記是表格式的,格式的限製使她刪去了所有廢話。在日期、天氣欄的後麵,逐一列著戶外活動、讀書看報、來信來客、娛樂、健康……值得一提的是最後那一欄:情緒。有一天她在那一欄裏寫著:
“高興,感到時間不夠用。”另一天是“舒服極了”,有時更簡單:“穩定”
、“安寧”,當然也有不佳之時:“差,不想說話。”“莫名其妙地流了點淚。”
剛出差回來的我指著“流了點淚”那一欄問:“媽,這是為什麼?哪一天?”
她想半天,想不起來,傻笑自己:“你瞧,想都想不起,肯定是什麼事兒也沒有,自尋煩惱,真是犯不著。”
忽然覺得母親了不起,她發明了這麼一個記載情緒的方式來管理情緒,或者說是放逐情緒。
情緒在很多時候管著我們的一切。不是嗎?隻要情緒願意,它想讓我們哭我們就得哭,想讓我們笑我們就得笑。哭和笑,也就決定了我們一天會幹什麼。像文中的母親那樣睿智吧,我們把情緒放逐,讓它老實地聽我們的。
讓情緒引導成功
盧軍強
一陣震天動地的轟鳴聲,在韓國首爾,聞名遐邇的三豐百貨大樓在一瞬間倒塌了,近千人刹那間被埋入瓦石之下。挖掘救援進行到了第16天,所有援救人員,甚至幾乎所有的國民都認為,這種挖掘隻不過是“人道主義盡職”行動而已。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