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淩波渡虛履信步(1 / 2)

獨孤鴻很早以前就發現,輕功,並非隻是增強了腿部彈力,並由此達到飛簷走壁踏雪無痕境界的。

如果那樣,與青蛙跳蚤又有何兩樣,而且也根本說之不通,青蛙跳蚤可做不到踏雪無痕。

實際上,輕功運行之際,體內氣脈輪轉,與步伐蹬踏之機隱隱相合,無形中減輕了身體大半重量,這才是輕功之所以稱之為輕功的原因,而不叫做跑功或者跳功。

尋常製敵功夫,內息運轉全走十二正經,不管手腳如何發力,總是力自腰起,氣從丹田來,這是武學的根本。

而輕功,卻是另辟蹊徑,走的大多是奇經八脈,尤其陰陽二維陰陽二蹺。

所以,輕功好的人,武功未必好,甚至經常很爛,而武功好的人,輕功也未必佳,很有可能差到不行,隻因兩者源頭根本不同而已。

也正因此,當身處半空,一身力竭之際,這種按照物理學定律已完全不可能生出變化的情況,輕功卻能夠做出改變來。

原本獨孤鴻一直缺少的,就是對這種改變的認知,如今有了“蝶舞蹁躚”buff,他也終於有了突破口。

原來,當彼之際,一身內息,就會瞬間爆發,由丹田瞬息散至腰間帶脈,再由帶脈連係陰陽維蹺,直貫足端,複從足端循六足正經返回丹田,這眨眼之間的內息洪流,就是將身體慣性徹底消除,並就此可以選定任意方向,縱身躍去的根本。

雖然知道這些,這件事的難點卻還有三個:

第一,那瞬息間,奇經之中的內息流量驚人,不是經過長時間鍛煉、穴積足夠的脈絡根本無法承受。

幸好,獨孤鴻當初練的養生經最重奇經,這點困難在他身上可以忽略。

至於第二,就是奇經正經在足端子孫絡脈如何貫通的問題了。

這表麵看來是個小問題,其實一切奧妙都在其中,獨孤鴻也是尋思半晌才隱約有了頭緒。

一瞬間內息貫通足底並釋放的過程,其實就是身體輕到極至,慣性消除的過程,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釋放了內息,就隻有等到下一次呼吸,才能重新凝聚起來獲得前進的動力,否則,身體輕便輕了,沒有動力,依照力學定律,終究還是得落回地麵上來的。

所以當內息貫通之後,回流的多少才決定了下次淩空起躍的初動力究竟多少,回流的越多,速度越快,跳的越遠。

但是,事情也不是這麼簡單的,因為內息總量是固定的,回流的越多,就表示內息釋放的越少,也就是說慣性消除的越少。

所以,回流多的情況下,速度快是快了,真正能在方向選擇上能夠做出的改變,卻是越來越小了。

天下事本來就是這樣,一體兩麵,永遠不可能十全十美。

“蝶舞蹁躚”,名為蝶舞,可以想見它的輕盈美妙,理所當然的大家都能明白,這是種釋放極多而回流極少的功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