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抓住敵人的弱點(1 / 1)

大家如果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小心眼兒、喜歡打擊報複的人盡管詭計多端,但也往往有很明顯、容易讓人抓住把柄的缺陷,隻是懾於他的“淫威”,一般人不敢或想不到利用。

唐玄宗時代,姚崇、張說兩人一同做丞相,而兩人之間怨恨很深。姚崇在臨終前,還是十分擔心在他死後,張說會利用職權報複自己的兒孫,因為姚崇明白,張說曾被貶出京城,這完全是他向皇上啟奏得準的結果。

快斷氣前,姚崇想出一計,把兒子們叫到自己跟前,對他們說:“我當宰相多年,不少的功勞政績,皆可以成文傳世。死後,我的碑文,你們應該請文壇大家來寫!而文壇之領袖,應該首推張說。不過,我與張說仇怨頗深,若是直接登門求他來寫,他會斷然拒絕。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在我死後的靈台前,你們陳設一些珍寶古玩,張說最喜愛的便是這些。他在前來吊唁之時,若是對這些珍寶古玩視而不見,你們就很難活命了。如果他對那些珍寶古玩逐一把玩愛不釋手,便說明他是一個見寶眼開、見寶忘恨之人,那就有機可乘。你們可以把這些珍寶送給他,再趁機恭維他為文壇領袖、天下第一筆,請他為我寫篇碑銘。在珍寶古玩的誘惑下,在你們的吹捧鼓動下,他一定會答應,並急急而就!碑銘一拿到手,你們立即將其刻到石碑之上,並將張說所寫的手稿,讓皇上過目,要記住,一切的一切全在一個‘快’字,否則張說回過神來一旦追悔,定當前功盡棄,你們肯定全都必死無疑。”

姚崇死後,張說前來吊唁,見到姚崇之子們依計擺放的珍寶古玩,張說果真羨慕地看了三四遍。此時,姚崇的長子湊近他道:“先父曾有遺言,說同僚中肯為他寫一碑文者,這些珍寶古玩,悉數奉贈!您張說前輩是當今文壇泰鬥,自然不會看重這些珍寶古玩,但若願為先父勞心成一篇碑文,我們將永生不忘,這些小小的酬謝自是無法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張說一聽,天下竟有這等好事,想也沒想,迅速答應道:“爾等先父,與我同朝為官多年,今先走一步,我為其寫一銘文,純屬分內中事,一定不負所托。”

張說回到住所之後,就馬上動筆,剛剛寫就,姚崇的兒子們就將那些珍寶古玩送到,叩謝一番,取了出自張說之手的碑文,一回府上,拓印一份,立刻著工匠刻到墓碑之上,並將張說的手書原稿,火速送入宮中,呈給皇上禦覽。

張說在姚崇的兒子們拿走自己所寫的碑文之後,仔細一想,覺得其中似乎有什麼不妥之處。當他想到自己與姚崇一直仇怨未解,且在姚崇歸西後,自己還極力為他大唱讚歌時,驚出一身大汗,再看那些珍寶古玩,便知自己上了姚崇的當!於是,快馬加鞭趕到姚府,索要原稿,謊稱原稿之中有些定論過於輕率,應當加以修改。然而,為時已晚,稿文已刻成碑文,且手稿已呈送給了皇上。事已至此,張說有苦難言,非常悔恨。他拍著胸脯說:“死姚崇能算計活張說,我今天才知道自己的才智不如他。”

死姚崇為什麼能算計活張說?就是因為姚崇抓住了張說的弱點做文章。我們不能不為姚崇的睿智拍手叫好:一個心胸狹窄、以打擊報複為能事的死對頭,能讓他在自己死後也無法為難自己的家人。由此可見,小心眼兒的人也並不是那麼可怕,關鍵是你要學會抓住他的小辮子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