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之道,自古有之。在《易經》六十四卦中,就有命名的“方圖”和“圓圖”。
在我們的周邊,可以隨地可以看到方或圓的東西,比如方正的桌子和圓圓的盤子。
由此可見“方圓”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之深。
方和圓是對應概念,應和陰陽對應之理,也符合辯證之法。
在動靜對待中,方為動,圓為靜。
在整分結合中,方為分,而圓則為整。
在處事風格中,方為原則性,而圓則為靈活和溫潤。
可以說,在方圓這簡單的兩字之中,蘊涵著中國最為豐富的人生哲學。
每個人都需懂得方圓之道。
具體到管理者身上,更需要將方圓方法靈活運用到實踐之中。
事實上,管理的任何環節都需要方圓之術。
比如對員工的激勵。同樣的方法和手段,不同的管理者卻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懂得方圓的人能夠在充分了解下屬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采取措施,最終激發出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作熱情。而不懂方圓的管理者也許隻會僵硬、呆板地采取物質激勵手段,最終隻能是無效行為。
比如模糊管理的應用。模糊管理不是放棄管理,反而是管理的一種升華,是管理藝術的技巧性體現。懂得模糊管理的管理者必然懂得方圓之道,否則其就不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含糊其辭什麼時候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懂得方圓之道,恰能使模糊管理運用到極致。
又比如製度管理的實施。製度管理的本質內涵是規則,是以剛性的條文來約束員工的行為,通過規定來告訴員工哪些行為應該發揚哪些行為應該被抑製。如果在製度管理中沒有加上柔軟的情感,其結果必定是人心渙散,毫無戰鬥力。管理的唯一對象是人,而人又是具有感性和精神的靈魂,如果不能將製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相結合,製度必然會呆板地死去,最終成為空文或者組織發展的障礙。而如何將情感管理與製度管理結合起來,這就需要管理者要懂得方圓之術。隻有懂得方圓,管理者才能知道如何在堅硬的製度套餐裏加上甜蜜的糖。
還比如對下屬的領導與駕馭。人是很奇怪的的動物,並且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個性。同樣的方法,比如加薪或獎金,在一個人身上會獲得立竿見影的激勵效果,而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可能會反應平平,因為他更希望看到精神性獎勵,比如提高職位,或者頒發某種名譽。這就需要管理者按照方圓之術進行針對性管理。有些人需要用錢,有些人需要用心。方法的選擇充分顯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對人性的把握程度。如果不懂方圓,管理者可能會成為員工的下屬。盡管身處領導者崗位,但因為思想被下屬主導而成為“事實上的追隨者。”
因此需要管理者一定要學會“應方以方,應圓以圓”。這裏的“應”,包含兩個層麵的意思。第一層意思是“理應”“需要”。就是說,需要管理者方或圓的時候,管理者就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方或圓。第二層意思是“應對”。也就是說,當對方以方或圓處世的時候,管理者也需要以相應的方或圓去應對。這樣才能實現有效對接,從而提升管理效益。
懂得了方圓之術,也就懂得了管理,甚至不需要管理。這正是本書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也應該是你所要達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