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海底古城(2 / 2)

由於這裏沒有日光照射,這裏的苔蘚多是赫紅色,因此擦過後的石壁上頗有鮮血淋漓的感覺。

這裏麵寫的意思大致也很簡單,江辰眯著眼,一字一字的念道:吳國大將軍衛溫、諸葛直奉皇帝孫權命,找尋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將軍奉帝命,入海遍尋,得此曾有仙人居住,但仙人早已離去,終不可得,欲前行,但將士多得熱病,死者逾半,終不能前行,心中悵之,勒做碑銘。下麵落款是吳黃龍二年。

江辰忽然想起上大學時看過的一本書叫《海國異誌》。裏麵記載著死亡之城的相關介紹,好像與自己現在發現的有著些許的相似。江辰又在石壁附近展開了全麵細致的搜索,在殘垣斷壁之間,他找到了很多當年有人使用的痕跡,當然還有石壁下的累累白骨,大概是遠征至此而無法返回的吳軍將士,其他並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發現。

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江辰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神秘的海底古城的主人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撤離時把有用的東西破壞殆盡,而且在後麵的曆史長河中又來過很多的探險家、盜寶者,不管他們出於何種目的,這個海底古文明有用的有價值痕跡已經沒有多少了。

發現了這些,江辰還是很高心的,這裏既然有人來過,應該還是有一條出路的,如果找到出路,或許我就能出去了,順便在路上看看有沒有寶貝什麼的。

隨即江辰又鼓足精神尋找了起來。

足足走了半天時間,江辰還是沒有走出古城。據他初步判斷,這個古城可能並不是一座,而是有幾個組合而成的,整個地方綿延數百公裏,應該是利用天然的地下岩洞構建而成,而江辰應該是從古城的西部,走到了中部,現在可能是古城的核心部分,前麵應該和海底一樣有著很多未知的危險。

越往裏走,江辰赫然發現古城到處都是廢墟,一座座石塔,房屋倒塌在路邊,不過雖然破壞的很嚴重,還是掩蓋不住這些建築物的雄偉。

又走了一會,江辰看見眼前出現了一條大約三十多米長的金龍,嚇了一大跳,定睛一看,原來是龍的雕塑,在龍的下方,一些金字塔形的祭台上,成堆的白骨和成排的頭顱從橫交錯的倒在地上,江辰即使有看過這種場景,但還是感覺不寒而栗,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越往前走著,金字塔形的祭壇越高大,獻祭的人就越多。

在成群的祭壇麵前,江辰突發感歎:“還好我沒有生活在古代,以前的人類真的是殘酷和血腥,殺人就好像現在殺小雞一樣。”

江辰緩緩的走上祭壇,而在這祭壇上麵,已經不是人類的骸骨,而是奇異的動物骸骨,有類似於猴子的,還有巨大的青蛙類的爬行動物,其中一具蜥蜴類的動物骨骼具有五米多長,更象是鱷魚。這些動物骨骼有些江辰在藥王寶典上見過,但有些動物的骨骼江辰也不能準確的判定。

越往上,動物的骨骼越龐大,在上麵竟然還有兩具鱷蛟的骨骼。江辰穿越在龐然大物的骨架中間,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無助。在最頂層,有一個巨大的動物骨骼站據了整個頂部,他足有三十米長,細長,頭顱相比整個身體要小的多,頭顱上麵有兩支樹杈一樣的東西,可是一枝已經斷了。

“臥槽,古代真的有龍嗎?為什麼可以這麼大。”

在祭壇的石壁上,江辰看到和之前同樣的字體,隻是更加的姿意揮灑,狂放不羈。江辰輕輕的念出聲來:吳大將軍衛溫率軍遠征至此,斬惡龍、惡蛟於此,敬獻天神,佑我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