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化感恩為使命,主動追求卓越(2)(1 / 3)

而移居到北極的那一支熊的後代,卻漸漸進化成為了北極熊,在冰封雪凍的北極生活得很滋潤,一點也不存在滅絕的危機。它比熊貓要凶猛,體重比熊貓要大至少兩倍。它本來是陸生動物,但是最後也能在海中遊泳幾個小時,並且能捕食水中大量的生物,吃海豹,吃海象,吃各種蝦和魚,最後實在沒有東西可吃,在零下四十度的北極,它卻也能夠席地冬眠。過了三四個月以後,北極熊冬眠結束,拍拍身上的雪又開始生龍活虎的好時光!北極生存環境惡劣,但由於針對環境努力鍛煉本領,使得北極熊具備了強大生存能力。

熊貓因為放棄了努力而導致搶食本領不強、蛻化為吃竹子,生存的本領降低減弱,提高了生存風險;北極熊卻能及時的學習新的捕食本領,從而告別了本領恐慌。相對而言,北極熊的生存能力更強。

動物應摒棄退縮,學習新的本領來保持種族的繁衍,人為了生存競爭和發展競爭也應該努力改變自己的致命劣勢。補齊能力短板。管理學中有個木桶原理: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在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體容量,不是去加長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要下工夫補長最短的木板。

而本領恐慌就在於自己的能力短板,隻有補長了短板,強化了最弱的能力,才能提升整體實力,從而告別本領恐慌,勝任更重要的角色,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工作的競爭。

紐約的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國公司兼並了,在兼並合同簽訂的當天,公司新的總裁就宣布:“我們不會隨意裁員,但如果你的法語太差,導致無法和其他員工交流,那麼,我們不得不請你離開。這個周末我們將進行一次法語考試,隻有考試及格的人才能繼續在這裏工作。”散會後,幾乎所有人都擁向了圖書館,他們這時才意識到要趕快補習法語了。隻有一位員工像平常一樣直接回家了,同事們都認為他已經準備放棄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當考試結果出來後,這個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沒有希望的人卻考了最高分。

原來,這位員工在大學剛畢業來到這家公司之後,就已經認識到自己身上有許多不足,從那時起,他就有意識地開始了自身能力的儲備工作。雖然工作很繁忙,但他卻每天堅持提高自己。作為一個銷售部的普通員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國客戶有很多,但自己不會法語,每次與客戶的往來郵件與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譯幫忙,有時翻譯不在或兼顧不上的時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下來。因此,他早早就開始自學法語了;同時,為了在和客戶溝通時能把公司產品的技術特點介紹得更詳細,他還向技術部和產品開發部的同事們學習相關的技術知識。

如果不能用法語和同事交流,在一個法國母公司,這本來就是個絕對的劣勢。而這位新員工能夠得最高分,是因為他及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及時采取了行動,彌補了自己的不足。

毛澤東曾說:“我們隊伍裏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在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了,如何你不能把短板補齊,你的能力更明顯捉襟見肘,你隨時都可能會發生本領恐慌。當老板安排你解決一項新的工作任務時,你難為情的對老板說:“不好意思,我以前沒有學過”

偶爾一次這樣說也許還行,那時間長了,你不能替老板排憂解難,老板聘用你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麵對自己的本領恐慌,員工能做的就是盡快補齊自己的短板。

麵對自己的能力缺點和不足時,有些人從沒察覺到,有些人雖然有所察覺,卻聽之任之, 於是,他們永遠隻能在原地踏步或每況愈下。一個人想要保持競爭的優勢就要看他是否能突破薄弱環節,就要看能否拉長自己的能力短板。

大學畢業生張吉和杜明同時被招聘到某物流公司。張吉按部就班,認認真真地完成經理交辦的每項工作,沒出什麼差錯,他自己也比較滿意。但杜明卻並沒有自我滿足,在工作中他不斷地學習運輸行業的有關知識,很快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客戶的分析中,他發現華北地區的貨物運輸常有滯期現象,經分析發現多是由於修路原因造成。於是,他通過電腦交通網絡,對北京周邊地區各交通幹線的路況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查摸底,並於每天列出一份動態的路況交通圖送給經理參閱。就是這份動態的路況圖,對公司的貨物運輸起了重要的疏導作用,不但縮短了有效運輸時間,而且減少了因堵車、繞行而產生的運輸費用,受到公司領導的重視和獎勵。當然,3個月後,公司繼續聘用的是善於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的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