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學會用人,懂得管人——男人成大事要有組織能力(4)(1 / 3)

“我查看了一下我們目前所有的工作,並且決定為額外增加的工作建立一套新的分配方案。從現在起,我會把貼有你們姓名的文件夾放在一個顯眼的地方。當有新的任務進來時,我會把它們依次放進你們的文件夾——先是羅伊,接著是希拉、朱麗奧、克裏斯……然後再從羅伊重新開始: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處理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擴展自己的技能。”要按章辦事,不要欺騙員工!

如果有一項工作來到手上,你希望能給羅伊,但卻知道克裏斯應該可以勝任,而且也該輪到她了——那就應該把這項工作交給克裏斯!是的,讓羅伊做這項工作的念頭很讓你動心。你知道羅伊能夠做好,而且會讓你省很多心,但這樣的話就不會對克裏斯的提高有所幫助,而且使她難以樹立起工作責任心。

③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糾正不佳的表現。如果因為不信任別人能將工作做好,而一直將任務分配給相同的幾個員工,你實際上是在通過縱容錯誤而回避一個問題。允許工作表現中問題的存在,不僅僅會使表現不佳的員工的情況繼續滑坡,還會加劇其他員工的怨恨心理和被人利用的感覺。

7.批評時要控製憤怒,注意場合

批評是管理的手段之一,其作用在於讓下屬糾正錯誤,保持優點,尋找最佳的工作精神和方式。但是,批評也要講究方法和策略,不恰當的批評,不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

假如一名管理者專施批評,肯定會製造許多對立麵,結果下屬不是成了幫手,而是成了對手。毫無疑問,當你在準備批評下屬時,切忌任性而為,不及其餘。要知道,批評的藝術性在於能否批評、怎樣批評、批評的作用,而不在於批評至上。

批評下屬本已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在憤怒中批評下屬更是絕不容許!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在憤怒中保持理智的頭腦。

日本著名公司學家德川家康曾說:“外來的敵人固然可怕,內部的人造反了,更可怕!”

如果一個領導者動輒遷怒他的下屬,勢難讓其有信心替他工作,也許他心裏會想:“在這種新管理人手下做事有什麼意思呢?”喜歡發脾氣的人,遠比無能的人更容易招致失敗。因此,身為領導者,首先要警惕自己不要輕易生氣。

過去,中等程度以上的人才少,作為一個領導者,隻要他的才能尚可,即使脾氣不好,照樣可以很安穩地生存下去。現在不同了,我們越來越提倡人性化的管理,這種人若無法自我改進,總有一天會遭到失敗的命運。

從另一方麵說,作為一個管理者,就不能不考慮行為科學這些心理方麵的常識。管理者在下屬麵前表露自己的情緒好惡,乃是最愚笨的新管理人方法,像這樣單純活在自我意識中的人,遲早要被社會所淘汰。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一些本來就比較消極的下屬,很容易受你情緒的幹擾,而更不願積極找事做了。導致下屬得過且過,無論如何,對公司而言總是一大損失,而工作情緒的低落,更會使公司營業遭受嚴重的打擊。

發怒和批評本不是一碼事,發怒往往達不到批評的目的。當然,下屬做錯了事情,有時不能不叫人生氣,但作為一個新管理人要學會控製自己,千萬不能對下級發脾氣。控製的辦法有:

(1)要懂得管理者雖然有批評下級的權力,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沒有對下級發脾氣的權利。

(2)時刻記著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下級改正偏離目標的言行。如果隻圖一時痛快,那麼批評的目的就達不到了。

(3)當快要發怒時,可以設法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如做點別的事情,或暫時脫離接觸,待心平氣和時,再進行批評。

一個管理者在憤怒中批評下屬的時候,往往不是根據事實,而是根據自己的情緒,這是絕對錯誤的!

批評人要尊重事實,公平合理,說話有分寸,批評有根據,才能使對方信服。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對批評意見都比較敏感,一旦與事實有出入,就會引起抵觸、對立情緒。因此,證據充分、事實確鑿非常重要。為了批評取得好效果,在批評之前要做些調查研究工作,要向有關人員詢問被批評人犯錯誤的過程,分析錯誤的性質、程度及原因,情況摸得越透,批評就越能切中要害。千萬別“橫挑鼻子豎挑眼”濫施批評,一看到點表麵現象就發火、就批評,往往效果不佳。

批評下屬並非不當,而應掌握批評的技巧,不要讓被批評的下屬不但不服氣,反而對你產生怨恨!比如,作為一個管理者,切記不要不分場合地批評下屬!具體要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