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盤古自沉睡中醒來,持巨斧驚天一揮,混沌初開,清者上浮而濁者下潛,是為宇宙之始。
其後女媧煉石補天,擲泥造人及蟲魚鳥獸,樹木花草,是為萬物之始。
盤古後人三皇五帝兢兢業業,神農氏嚐百草,涿鹿之戰炎黃部落大敗蚩尤部落,其後帶領人民農耕製瓷、繁衍生息,是為人類之始。
茫茫九州,人、妖、鬼、魔、仙五界生靈共存於中原沃土,奈何資源有限,紛爭不斷,後人仙兩界聯盟大敗鬼魔聯盟,將其封印在異域空間,而妖族則在人間極寒極惡之地苟延殘喘,仙界隱於蓬萊,自此五界的傳說逐漸被人遺忘。
道教產生後,道教徒將人的信仰抽象為神仙,用以代表完美人格的想象體,於是有了元始天尊等說辭,繼而修煉飛升之說盛行。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代複一代,諸如此類的些許傳說就這樣一輩輩的傳下去,已經沒人知道真假,但有人仍在追求。
秦時,始皇帝嬴政為尋長生不老藥出東海,尋仙山。見東海縹緲處有一大山,問身邊方士遠處的山是什麼山,方士答道是仙山。嬴政不滿意這個答案,繼續問山的名字。方士見遠處有水草浮動,靈機一動說是“蓬萊仙山”,始皇帝很滿意,但終究是沒有到達這座仙山,失望而歸。
秦始皇這一行雖然沒有成功,卻給後人留下許多談資,各種神乎其神的傳說在民間流傳。
後世一位皇帝特別鍾愛這個傳說,整天念念叨叨,尋思仙鬼之事,不思朝政,朝中混亂。
當朝宰相不肯錯失良機,意欲謀權篡位,於是混淆視聽,蠱惑群臣,更試圖謀害太子。護國將軍看出此意,提前提醒太子,太子於是免受此禍,但父皇無力,群臣有眼無珠,自己無力反抗,被迫含恨逃亡。可是他怎麼都想不到,他這逃亡路上竟然真的遇見來自父皇時常念叨的蓬萊仙山的弟子,此後,太子逐漸通過蓬萊弟子了解到更多震驚的事情,最終了解到那位意圖篡位的宰相竟是神仙後裔!
如此,湮沒許久的五界之謎被逐漸揭開,看天子少年慕容端陽如何修習仙法,縱橫五界!
……
人間九州浩土
金陵城
那是怎樣的一雙眼睛!
眼中布滿血絲,充滿怒氣與不甘,帶有深深的怨念……
那是怎樣的一張麵孔!
臉上沾有些許灰塵卻依舊不掩清秀,文質彬彬卻不仍不失帝王之氣……
那是怎樣的一個少年!
他的目光緊鎖!
他的雙拳緊握!
他的麵前,是一片火海,身邊灼熱翻湧的氣浪簡直令人無法呼吸。
他的手中,是赫赫發光的太子令牌,即使在這漫天火海中也不失其光芒顏色,比那火光還要強上百倍不止。
握著太子令牌的手在顫抖!
他的整個身體都在顫抖!
他便是當朝太子,國之儲君,年僅十歲的慕容端陽!
他的身前不到十步遠的地方,熊熊烈火正在燃燒,空氣中彌漫著燒焦的味道,熾熱的空氣仿佛令人窒息,整個空間交織著房梁斷裂的哢嚓聲,充斥著人們的嘶喊聲。
“著火了!快救火呀!”喊叫聲不絕於耳。
不知多少人從夢中驚醒。
“什麼?太子殿著火了!”
“太子殿著火了,快去救火!”
……
這是中原的金陵皇宮,可謂泱泱大國戒備最森嚴的地方,並且有內廷官員謹慎保衛,卻無緣無故發生大火,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火勢依舊洶湧,不少太監宮女被火舌縈繞,不停的喊救命,種種哀嚎不絕於耳。
殿前太子殿的牌匾早就已經脫落,化為再也不可尋找的灰燼。
少年這樣就站立在被火海吞沒的太子殿前,看著救火的太監在自己麵前驚慌失措的跑來跑去,麵上有汗珠滴落,他的呼吸變得急促,雙拳攥的直響。
忽然,一絲輕柔卻又急促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少年仍渾然不覺,身體極度顫抖,處在極大的憤恨之中,那是東宮,自己長大的地方,竟然一夕之間變作火海,隻剩下斷壁殘垣,這怎不令他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