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掩飾錯誤往往要比承認錯誤付出更大的代價(2)(1 / 2)

據說,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經常帶著一隻名叫雷斯的小獵狗到公園散步。他們在公園裏很少碰到人,再加上這條狗友善而不傷人,所以,他常常不給雷斯係狗鏈或戴口罩。

有一天,他們在公園遇見一位騎馬的警察。警察嚴厲地問道:“先生,你為什麼讓你的狗跑來跑去而不給它係上鏈子或戴上口罩?你難道不知道這是犯法嗎?”

“是的,我知道。”卡耐基低聲地說,“不過,我認為它不至於在這兒咬人。”

“你不認為,你不認為!法律是不管你怎麼認為的。它可能在這裏咬死鬆鼠,或咬傷小孩。這次我不追究,假如下次再被我碰上,你就必須跟法官解釋了。”

可是,他的雷斯不喜歡戴口罩,他也不喜歡讓它那樣。一天下午,他和雷斯正在一座小山坡上賽跑,突然,他看見上次的那位警察正騎在一匹紅棕色的馬上。

卡耐基心想,這下完了!他決定不等警察開口就先發製人。他說:“先生,這下你當場逮到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過我,若是再帶小狗出來而不替它戴口罩,你就要罰我。”

“好說,好說,”警察回答的聲調很柔和,“我知道在沒人的時候,誰都忍不住要帶這樣的小狗出來溜達。”

“的確忍不住,”卡耐基說道,“但這是違法的。”

“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警察說,“我們這樣吧,你隻要讓它跑過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在這裏,卡耐基為自己免於被責,首先承認自己是錯了,使警察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從而表現出寬容的態度。

事實也正是如此,當我們說自己錯了時,可以使對方跟你一樣寬宏大度,承認他也可能弄錯。第

50章擁有雅量,才能擁有大度的人生

氣量是一種情操,更是一種修養。隻有擁有“雅量”的人生才能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會擁有大度的人生。

氣量是一種情操,更是一種修養。隻有擁有“雅量”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會擁有大度的人生。《三國演義》中,有位英才蓋世、文武雙全的大英雄叫周瑜。這位當時很了不起的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年紀輕輕就執掌江東(吳國)的統兵大都督要職。尤其在赤壁大戰中,他更顯出叱吒風雲、謀略過人、指揮得當的政治軍事奇才。他居然以少量東吳和劉備之師,取得大破曹操83萬大軍的輝煌勝利。在曆史上,留下赫赫聲名。據說,此人不僅能征善戰,還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他文韜武略堪稱上乘,是位難得的英俊奇才。而且,周瑜還熟諳音律,據說他聽音樂演奏時,若誰奏錯一個音符,他即刻能耳辨明詳。為此,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當後人對周瑜其人的褒獎威讚之際,也同時看到了這位早逝英才的兩大致命弱點,那就是他的量窄和嫉才。

周瑜一生心胸狹窄,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燒赤壁大戰勝利後,竟容不下與他共同抗曹的諸葛亮的存在,並密令部將丁奉、徐盛擊殺諸葛亮。不料孔明早有準備,密殺失敗。為此,周瑜萬分氣憤。如此不能容人的周瑜,密除同盟,過河拆橋,實在讓人心寒並為之可悲。

周瑜為什麼容不下諸葛亮?原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周瑜一籌,尤其在關鍵時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能將周瑜的內心活動看得入骨三分。這使得量窄、嫉才的周瑜寢食難安,並隨時想除掉才智高於自己的諸葛亮。而孔明總先於周瑜害他之前就有了防備,這更使周瑜一次比一次惱怒於心。嫉才,欲加害孔明的結果,反而把自己活活“氣死”。

有道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臨死之前,非但未能悔悟自己的致命弱點,反而含恨仰天長歎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可見量窄、嫉才之心,到死也不肯更改;怨天尤人之氣,到蓋棺也不肯丟。

所以,後人都評說周瑜是因量窄害了他自己。拿今人的話說,他是心胸狹窄,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患疾所致。周瑜度量窄,嫉才妒能,害人而最終害己的慘痛教訓,給後人留下深刻的教訓: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特別是一個希望逐漸完備自己人格的人,總是要有點雅量的。雅量,是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修養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尺之一。

水至清則無魚

子貢問孔子:“人應該如何為官呢?”孔子回答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孔子的意思是說水太幹淨,魚兒不能生活,對人的要求太高就不會有朋友了,對別人過於苛求,往往使自己跟別人合不來。社會是由各式各樣的人組成的,有講道理的,也有不講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養深的,也有修養淺的,我們總不能要求別人講話辦事都符合自己的標準和要求。真正的豁達大度者,當那些懂事較少、度量較小、修養較淺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時,能夠寬容他們,諒解他們,不和他們一般見識。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最豁達、最能寬容的人,乃是最善於諒解人,最通達世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