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筠
學風,學之風氣也,學校之治學精神,治學態度,治學原則為學風;學生之行為規範,思想道德,精神風貌亦為學風。學習乃學風之本,是學風形成的基本條件。
“嚴謹、勤奮、樂觀、向上”乃中財之學風,中財學子正是要乘著這股良好的學風,努力踐行,營造更好的氛圍。兩年來,在“學在中財”的良好氛圍中,我勤奮努力,治學嚴謹,積極創新,樂於助人。“勤奮努力”是學習精神,“治學嚴謹”是學習態度,“積極創新”是學習動力,“樂於助人”是學習實踐。如果說“優良學風”被解釋為變量,那麼學子身上的各種學習品質就是解釋該變量的解釋因子。於我而言:
優良學風=a勤奮努力 b治學嚴謹 c積極創新 d樂於助人 u
作為學生,我深知我的第一任務便是學習,二樓大廳、自習室、圖書館無時無刻見證著我的努力……清晨,一個小女孩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二樓大廳,琅琅讀書聲將一串串英語字符深深地錄入腦海,寒暑不斷;自習室裏,最後一個離開的總是我,在那裏,我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作業,每一篇論文;圖書館也常有我專注的身影,那是我在認真的查閱資料……上天總是將每一分回報賜予每一個辛勤耕耘的人,兩年來,在學習上取得的優異成績足以說明。
入學以來,我的學分績點一直穩居全班第一,2007~2008學年以4.01的績點排名學院第一,必修的15門課程中有8門拿到A 。
理科出身的我很喜歡鑽研,記得我曾2個星期做完3本宏觀參考書,曾癡迷於高數而整天泡在自習室,更曾為了科研創新通宵研究企業所得稅……因此我的單科成績很突出,我喜歡在數學的邏輯思維中穿梭,在北京市第十九屆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我以全院唯一一名參賽者的身份參加複賽並獲得了丙組一等獎的好成績,閃閃的金牌告訴我:奮鬥 自信就會有成果。我也喜歡與各種經濟模型打交道,學完微觀經濟學,我便把收入與替代效用模型應用於稅收征管中,以此為理論基礎使得我參與的一個國家科研創新小組成功立項;對各種宏觀經濟模型的探究也使得我的宏觀知識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上學期的宏觀經濟學期末統考中,我以99分的卷麵成績(最終成績100)名列全校第一,看著對答如流的試卷,我知道,這是刻苦加鑽研的結果;現在,我對計量經濟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應用於實踐,我組織了一個隊伍在張蘇老師的帶領下做了一次完整的計量模型,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久就會有成果。
“治學嚴謹”也是擁有優良學風的一個必備因素,這點我也實踐得較好。發現問題時我總會及時解決,我總會把老師“纏”到直到他的解釋令我滿意為止;發現了同學們的錯誤,我也會一一指正,不是我愛出風頭,而是我認為這是對知識,對真理的尊重。求學路程何其艱難漫長,馬馬虎虎豈能行?
“創新”是企業生存的靈魂,更是國家進步的關鍵。於我而言,正是積極創新使我不斷嚐試新事物,在一次次創新實踐中不斷探索前進。大一時我便參加了挑戰杯論文大賽,我參與撰寫的論文《我國“B2B”電子商務中的問題與對策》獲得了三等獎(大一唯一獲獎的兩支隊伍之一),其中的解決方案部分——“一卡通”管理便是我的創新傑作。大二時,我也積極參加各種創新活動,國家科研創新項目,“挑戰杯”創業方案設計大賽我都有涉足並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