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決戰淩絕峰1(1 / 3)

第1章 決戰淩絕峰1

江湖年代,群雄並起。

經書現世,引動江湖,********,自相殘殺,紛爭愈演愈烈,整個武林一片腥風血雨。

葉星雲不僅是天山派掌門人,也是現任武林盟主。如今在“天山落葉穀”的葉星雲已是病重垂危之時,江湖各門派為爭武林盟主的寶座,整個武林一片腥風血雨。葉星雲已知時日不多,天山派隻好交於他最信任的師弟孟之秋,武林盟主之位也暫交於他。此人的武功,當今天下少有敵手,為人正直,江湖作風正派。

但葉星雲此生有一憾事,就是一直沒能參透曆屆天山派掌門人傳下的一本經書《武道秘經》,經書上麵隱藏著一武功絕學“絕情斷義劍”,練成此功者必定天下無敵,據說還有一寶藏之秘隱藏於其中。

此時,葉星雲想到了他的結拜義兄楊晴天。當年“淩絕峰”一戰還曆曆在目,葉星雲和楊晴天都是愛好習武之人,當今武林數一數二之高手。兩人為切磋武藝,應邀淩絕峰一戰,當年楊晴天憑借楊家絕學“烈火晴天”,勝了葉星雲的“漫天花雨”,這兩門武功絕學都是上層內功,所以論武功修為,當今天下第一非楊晴天莫屬。

但兩人比武隻是為了砌磋武藝,雙方點到為止,都不是爭強好勝之人。楊晴天更是義薄雲天,兩人比武之後,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結為異姓兄弟。楊晴天一生癡迷於武學,一心研究武學之道,對於江湖紛爭從來都是視而不聞,視而不見,什麼天下第一,這些都是江湖各大門派對此人的敬重,給予的稱號。

此時的葉星雲在病危之際想到了他的結拜大哥,臨終之托,將此書贈予楊晴天,讓他一定保管好經書,千萬不能讓它落入江湖,危害武林。

楊晴天一生重情重義,所以也不好推辭他義弟之托,便收下了此本經書,楊晴天也希望能早日悟道其中之迷,一了他義弟之心願,保管好經書,不讓它落入江湖,危害武林。其時便攜同他隻有十歲的兒子楊影楓一起歸隱山林,退出江湖。隨後,葉星雲含笑而終。

江湖傳言,得經書者得天下,各路英雄豪傑、眾多門派、武林小輩都想據為已有,參透經書之秘,練成絕世武功,得到寶藏,稱霸武林。為此,整個武林眾多門派弟子到處尋找楊晴天父子的下落。正是因為這一本經書將引來一場武林浩劫,各門派之爭,各路英雄為此強取豪奪,不少人都因它而送了性命。

當今武林最想得到經書之人,就是一心都想稱霸武林,爭奪武林盟主之位的沐天瀾,此人正是魔教“無憂教”的教主。沐天瀾為壯大其自身勢力,不時還公然挑釁中原七大派,並對眾多小幫派下手,將其吞並,能為他所用者便可得以保全,不能為他所用的不少幫派均遭滅頂之災。沐天瀾行事的手段陰險毒辣,已致臭名昭著,江湖上人人都懼他幾分,他旗下共計二十一堂,其弟子足有數萬之眾遍布整個武林,勢力之大,弟子眾多,就連孟之秋都奈何不了他。而野心勃勃的沐天瀾一心想取代孟之秋的武林盟主之位,早想與之一決高下,但孟之秋在中原武林掌控天山派數萬弟子,乃當今武林數一數二的名門正派,武當天星道長、少林一塵大師都與他交情甚好,所以沐天瀾一直不敢公開與之對抗。

碧海藍天,一波波浪花襲過沙灘,一群海鷗自由地翱翔在天空,忽遠忽近,忽高忽低,伴著一陣陣清脆的叫聲飛過了無憂島的上空。數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建在蔥綠的小島之上,一眼望去,何其壯觀。一長列寬大的石級從山頂的大殿一直延伸至沙灘,石梯兩邊插滿了無數小黃旗,放眼望去,見得那旗幟上的圖案卻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展翅雄鷹,而旗幟下的無憂教弟子足有數百名之多,眾人衣著服裝一致,格外惹眼,他們整整齊齊地站在石梯兩旁,有的手持長矛,有的肩扛大刀。

這時,隻見沙灘邊站著三名“無憂教”弟子,三人年紀相仿,也就二十餘歲,這三人正是沐天瀾的三位徒弟。他們遙看茫海,忽見海中央正緩緩駛來一艘大船。大徒弟江少斌驚喜地說道:“師弟,快去稟告師傅,中原的二十一堂主已到我無憂島了。”說話間,三徒弟趙敬之便向大殿跑去。

過了一會,大船靠岸,從船上走下了幾十個拿刀佩劍的武林人士,江湖中人,見麵必行江湖禮節,江少斌抱拳道:“諸位堂主,路上多有勞頓,教主已備好酒水,為眾堂主接風洗塵。請!”

一名中年漢子走上前來,插話道:“江兄,不知教主這次飛鴿傳書咱們中原二十一堂主,所為何事?還請江兄示下?”說話之人正是飛龍堡的夏劍石,他即是無憂教中原二十一堂的其中之一。他年紀已有三十餘歲,而江少斌不過二十來歲,夏劍石對他如此恭敬,可見江少斌在無憂教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二徒弟陳上昆插話道:“夏堂主,最近一本經書把整個武林鬧得沸沸揚揚,難道你還不知?”夏劍石說道:“陳兄,經書之事,江湖上何人不知,誰人不曉?近年來天山派為了那經書而鬧得不可開交,四分五裂。最近聽江湖傳言說“葉星雲臨終之托,將經書贈予了他的義兄楊晴天”,也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摘星堂段崢插話道:“江兄,難道教主要對付天山派?如今天山派新任掌門人孟之秋可是個厲害角色,他在天山派聲望極高,德才兼備,天山派弟子無一不服此人,他重整天山派後,天山派的勢力日見壯大,實力不容小視啊!”

江少斌又道:“段堂主,咱們無憂教與天山派敵對已久,教主與那孟之秋更是水火不容,這次教主請各位堂主來總壇正是商議此事。眾堂主,教主已在大殿恭候多時,咱們還是先到大殿麵見教主吧。”

隨後,眾人邊走邊說,由石階而上,來到了無憂教的大殿內。

百餘名的無憂教弟子齊跪於地,抱拳齊聲道:“參見教主!”沐天瀾站在大殿之上,長袖一揮,道:“嗯,起來吧!此次飛鴿傳書招集各位堂主來我無憂島有要事相商?”

夏劍石從眾人中走出,抱拳道:“教主,屬下沒猜錯的話,你一定是為了經書一事吧?”沐天瀾說道:“嗯,還是夏堂主知我心,最近聽江湖傳言“楊晴天從他義弟手中得一經書”,據說此經書是由天山派曆屆掌門人傳下,上麵不但記載著一武功絕學,而且還有一寶藏之秘隱藏於其中,我要是能將此書弄到手,便可以早日起兵攻打天山落葉穀,對付孟之秋。我無憂教稱霸中原,指日可待。”

夏劍石應道:“教主,當今武林,我們無憂教弟子數萬之眾遍布中原,勢力之大,這盟主一職早該由你擔當。葉星雲病故之後,他孟之秋也隻不過是撿了個便宜,隻是暫代其位而已,他那盟主一職名不正,言不順,我看中原六大派對他早有不服之心,我中原二十一堂主願助教主早日坐上武林盟主的寶座。”

沐天瀾點頭道:“嗯,我無憂教勢力之大,我豈願一直呆在這無憂島,現在應該是對付他孟之秋的時候了。”夏劍石又道:“最近孟之秋見我“飛龍堡”在中原的勢力日漸壯大,如今孟之秋早看我不順眼了,勢有對我下手之意。”清一堂堂主尚進插話道:“我們無憂教人多勢眾,難道還會怕他孟之秋?”

夏劍石抱拳道:“教主,如今咱們要想對付孟之秋,隻怕是時機還不夠成熟,咱們不如先將經書弄到手,取其那價值連城的寶藏,以壯大我無憂教的實力,而後再對付孟之秋不遲。”

沐天瀾點頭嗯了一聲,說道:“我正有此意想將此書弄到手,可是楊晴天父子下落不明……再說,楊晴天的武功修為,當今天下誰人能敵?當年“葉星雲”都敗於他手,天下第一的美名又不是浪得虛名。”

尚進抱拳道:“稟教主!最近我無憂教弟子曾看見楊晴天父子在“淩絕峰”附近出現過,說不定楊晴天父子就在那“淩絕峰”上。”沐天瀾驚喜道:“嗯!是嗎?快速去查明?”尚進抱拳道:“是!教主,在下即刻就去徹查此事。”說著就轉身離去。

夏劍石抱拳道:“教主,在下有一計能讓你得嚐所願。不但可以讓楊晴天將經書拱手相讓,還可讓他命喪淩絕峰。”沐天瀾喜上眉梢,問道:“夏堂主,有何妙計不防直說?”夏劍石又道:“教主,都知道楊晴天有一獨子,他對其疼愛有佳,我們要是能把他兒子弄到手,與之要挾,嘿嘿……讓他交出經書,他還不是隻有將經書拱手相讓。屆時,教主再廣發英雄帖,上“淩絕峰”與楊睛天來一次比武,教主若能當著天下英雄的麵打敗他,那到時教主之威名便可威震武林,名揚天下,他孟之秋還敢小瞧我們無憂教,中原武林還有誰敢與我無憂教為敵?”

江少斌插話道:“嗯!夏堂主真是足智多謀啊!此計甚妙。”沐天瀾點了點頭,大笑道:“好計!好計!哈哈……”夏劍石抱拳道:“願為教主稱霸武林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萬死不辭!”

沐天瀾在大殿上走來走去,思量半晌,轉身說道:“隻不過我的“蝕骨刀法”現在隻練到第七層,以我現在的功力,恐怕還不是那楊晴天的對手。”夏劍石說道:“教主放心!隻要我們有他兒子在手,到時他還不是隻有……”說話間便哈哈大笑起來。沐天瀾走到夏劍石跟前,拍了拍其上肩,說道:“好!夏堂主,此事就交於你全權負責,定要做到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