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從“蟻族”到“貴族”(1 / 1)

“什麼地方是我們天堂,什麼地方是我們夢想,什麼地方是我們的希望,什麼地方讓我們飛翔;什麼地方有我們家鄉,什麼地方有我們夢想,什麼地方有我們希望,什麼地方讓我們瘋狂。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還在幻想,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力量,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不怕冷落!”正是這首描述“蟻族”生活和夢想的歌謠,讓調研“蟻族”現象的全國政協委員潸然淚下,仿佛就在一夜間,“蟻族”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

如果你是“蟻族”的一員,或者是那些同樣為著夢想而奮鬥的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大學校門已經走出,而社會的大門還沒有完全敞開,這是一個艱難的過渡,也是你必經的人生階段。但是,社會不會等待你長大,如果你想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那就必須在30歲之前知道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和必須掌握的人生經驗。

香港首富李嘉誠30歲時,其個人資產就已突破千萬元,並在同年開始從“塑料花大王”向“房地產巨子”轉變,最終成就了他的“超人”傳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30歲正麵臨事業的最大轉機,以一個很小的程序開發公司與當時的PC老大IBM達成了合作協議,結果成就了日後的微軟帝國;楊元慶30歲時已經成為聯想微機事業部的總經理,並在此後的幾年內身價倍增;30歲的霍英東審時度勢,成立了立信置業有限公司,最終成為香港房產業的大佬;30歲那年,鬆下幸之助注冊了電器商標“NATIONAL”,這便是日後的Panasonic(鬆下電器)……

李嘉誠、蓋茨、鬆下幸之助……他們在年輕時同樣是“蟻族”,同樣為著夢想而奔波忙碌,但是他們在30歲後飛黃騰達、富可敵國。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完成了從“蟻族”到“貴族”的角色轉變?個中關鍵就在於他們在30歲前就做好了迎接未來的準備、掌握了人生必知的處世經驗。

然而,當這些富豪們在30歲揚名萬裏、成功致富時,卻有很多30歲的人陷入了事業失敗的深淵。他們的頭發日漸稀少、皮膚也不再細膩,隨之而來的壓力越來越大。日複一日地忍受著生活的平淡和感情的折磨,而且在工作上也看不到任何前途。等到人生失意、事業落敗、傷痕累累的時候再去反思、學習,為時已晚。要想人生有所成就,早一天享受成功,年輕人就應該從現在起,學習過來人的處世經驗和成功哲學,學習如何讓自己盡量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那麼在30歲以前,你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擺脫“蟻族”的命運,才能在30歲以後步入“貴族”的行列?別再指望有人同情你,而且你也不應該乞求同情。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我,你要思索自己以後的人生走向,你需要問問自己——30歲以前,我究竟該做些什麼?是繼續活在無聊的白日夢或網絡遊戲的虛擬世界中,還是在現實的考驗下變成英勇善戰的鬥士,機智從容地向前衝鋒?

一切從現在開始!許多年輕人之所以能在20幾歲、30幾歲時抓住機遇並迅速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在30歲前就已經真正懂得“努力要趁早”的道理。當別人沉溺於風花雪月、網絡遊戲中或者在喋喋不休抱怨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抖擻精神上路了。

本書用翔實的筆墨、幽默而不失生動的語言闡述了年輕人在30歲前必須掌握的處世經驗和成功哲學,這些都是前人處世的智慧結晶,是贏得良好人緣的法寶,是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希望能讓年輕人柳暗花明、左右逢源,在社會上“吃得開”,在人際關係中“兜得轉”。

這短暫的一生,你究竟是飛黃騰達成為“貴族階層”,還是一輩子窮困潦倒,像“蟻族”一樣生活在社會的邊緣?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你在30歲以前能否知道這些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