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諾千金(5)(1 / 3)

隨著科學的發展,思想的進步,布魯諾的學說被證明是正確的。為紀念這位誠實勇敢的思想家,人們在布魯諾殉難的鮮花廣場上為他樹立一尊銅像,永遠緬懷他的功績。

成才攻略:誠信不可拋,它是法寶!身披一襲燦爛,心係一份執著,帶著誠信上路,你將會踏出一路風光!

金玉良言:人生成功的奧秘隻有那些尚未獲得成功的人才知道。——約·柯林斯

誠實的史官董狐

春秋時期,晉國的史官叫做董狐,他是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那時侯,君王晉靈公十分昏庸殘暴,他搜刮民財,亂收賦稅,還時常站在城樓上,用彈弓射擊來往的行人,以此取樂。更有甚者,有一次僅僅因為廚師為他燉的熊掌不夠熟,他竟然一怒之下,把廚師給殺了。

大臣趙盾看到晉靈公的行為,知道再這樣下去,晉國就會毀在他的手裏,於是就幾次三番地進行勸說。可是晉靈公不但不虛心接受,反而在心裏算計著一定要除掉趙盾這個讓他不高興的忠臣。

一天,晉靈公請趙盾吃飯。喝酒的時候,早已埋伏好的幾十個士兵突然衝上來,包圍了趙盾,要殺害他。幸虧趙盾武藝高強,才勉強逃了出來。但從此趙盾為了避難,也被迫逃亡到了國外。

後來,趙盾的一個親戚找了個機會殺死了晉靈公,為趙盾報了仇,並且立了新的國君,重新把在國外避難的趙盾接了回來,官複原職。

根據古代的觀點,君主再昏庸也是不能殺的,臣下殺君主更是不忠不義的表現。所以對於以前的這段曆史,誰也不想承擔殺君的罪名。於是趙盾就想看一看,董狐究竟是如何記錄這件事的。

一天下午,趙盾來到董狐的辦公室裏,要求查看那段史書的記載。看完之後,趙盾十分生氣,他拿竹簡一摔,對董狐說:“晉靈公死的時候我都不在朝中,你怎麼能說是我殺的呢?你這樣亂寫,是誣蔑朝廷命官,是要殺頭的。”

董狐不慌不忙地回答:“你那時雖不在國都,但現在身為國家大臣,卻從未追究過殺君之人的罪責,因此,如果說你不是這件事的主謀,那是誰也不會相信的。”

趙盾一聽,覺得也是這麼回事。但他為了自己的麵子,還是說:“你修改一下吧,改了對大家都有好處。”

董狐嚴肅地說:“作為一個史官,我的職責就是真實地記錄曆史。而史書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誠實。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來不得半點虛假,否則就是對後人的欺騙。你讓我為了個人私利去改寫史書,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丟個腦袋,對於我而言是件小事,但丟掉了作為一個史官應有的節操,就是大事了。”

聽了董狐的一番話,趙盾被打動了。他沒再說什麼,並且以後也不曾為難過董狐。

董狐這種不畏強權,堅持誠實的職業精神,一直被後代的史官當做楷模。

成才攻略:誠信是一種人生的覺悟。麵對宇宙大全,世界萬家,人意識到自身的素質局限,誠信即是人對自身生存環境局限的超越活動。

金玉良言:從未失敗過的人是決不會變得富有起來的。——查·斯珀吉翁

黃裳還珠

宋朝有個人叫黃裳,是個非常有名的才子。而且,黃裳不僅學問高,還是一個誠實的君子。

有一次,黃裳去城裏辦事,晚上住在一家小客店裏。由於一天的旅途,黃裳覺得很勞累,所以準備美美地睡上一覺,可剛剛上床,就覺得腰部好像有什麼東西硬硬的。用手一摸,原來是席子下麵有個裝滿東西的布口袋。

他翻身起床,解開布袋口的繩子,隨手把布口袋往桌上一倒,隻聽見“嘩啦啦”的聲音,借著月光一看,他立刻驚呆了:原來從布口袋裏倒出來的是一堆珍珠,有幾顆還滾落在了地上,一共足有上百顆!黃裳連忙把掉在地上的珍珠撿起來,又把桌子上的珍珠收到布袋裏。這才把布袋口重新紮好,放在枕頭底下。

重新上床之後,黃裳睡意全無。他想,我這快到二十歲了,還沒見過這麼多珍珠放在一塊兒呢。但是,我該怎樣處理這些珍珠才算恰當呢?他反複地問自己,最後經過思想的鬥爭,他決定還是要想辦法把珍珠還給它的主人。不義之財不可得啊,拿了會一輩子都受良心譴責的。這麼一想,黃裳心裏立刻輕鬆多了,不一會兒就香甜地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黃裳趕緊從店裏借來筆墨,在留言牆上寫道:某年某月,隆慶府普成人黃裳曾住此店某某號房間。

店小二見狀,心裏覺得好笑:又不是什麼達官顯貴名人雅士,題這破字幹什麼?

之後黃裳收拾好東西準備上路。臨行前,他對店主說:“如有人到貴店來找珍珠,請他到城裏來找我。”接著,又詳細地說了自己在城裏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