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創造著,記錄著;記錄著,創造著(4)(1 / 3)

在這繁忙的第一天,我也該看看我家的那些簡單的小東西。我想看著地毯上、牆壁上圖畫的明朗愉快的色彩,那些使這間屋子成為一個家的親切的瑣碎物件。我的目光也要敬重地停留在那些我讀過的盲文書籍上,但應更熱切地對那些有視力的人所能讀的出版物感興趣,因為在我生命的漫漫長夜裏,我讀過的書和別人對我讀過的書已築成一座巨大的閃光的燈塔,對我顯示了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的航道。

那能看見的第一天的下午,我要在樹林裏長久地散步,讓我的目光陶醉在大自然世界的美景之中。在幾個小時中,我會試圖拚命地吸收那無窮的壯麗,這對那些能看見的人卻是一條小路,這樣我便能看到那馴良的馬匹在犁田(或許,我該看見惟一的一台拖拉機),看到貼近泥土生活的人們那安詳的滿足。而且,我該為豔麗的落日光輝而祈禱。

黃昏降臨時,我該感受到雙倍的愉快,因為能看到人造的光芒,這是人類的天才創造出來的,當大自然黑暗降臨之時,以延展人們的視力。

在那能看見的第一天晚間,我是不能入睡的,我腦海中充滿了白天的記憶。

第二天

次日——我能看的第二天——我會隨黎明一道起來,看那黑夜轉成白晝的激動人心的奇跡,我要懷著肅然敬畏的心情去看那太陽喚醒沉睡的大地的壯觀景象。

這一天,我要用來匆忙地掃視這個世界,它的過去和現在。我想看人類進程的展示,時代的萬花筒。這麼多的東西怎麼能壓縮在一天之內看完呢?當然,我已多次去參觀過紐約自然曆史博物館,用我的手去觸摸那裏陳列的許多物件。但我渴望親眼看到地球和那裏陳列的地球上居民的濃縮曆史——在他們自然環境裏展示出的動物和人類種族;曾在人類出現之前,很早就在地球上漫遊的巨大恐龍和劍齒象化石,人類以他小巧的身材和強有力的大腦征服了動物王國;動物、人類和人類工具的發展過程,人類曾用這些工具在這個星球上來建造他們安全的家園,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自然曆史方麵。

我不知道多少這篇文章的讀者看過這個生動的博物館所展示的逼真事物的壯觀景貌。當然有許多人沒有機會,但是我相信有許多人確有機會而沒有利用。那裏確是利用你的眼睛的地方,健康的人能在那裏度過許多成果豐碩的日子,可是我隻有想像的三天可見的時間,隻能是倉促地一瞥,匆匆而過。

我的下一站將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像自然曆史博物館展示世界的物質方麵一樣,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示的是人類的精神層麵。在貫穿人類曆史的全過程中,我對藝術表現的強烈衝動就像人類對食物、住所和繁衍的迫切需要一樣強烈。而這裏,在大都會博物館那寬敞的大廳裏,在我們麵前展示了通過藝術形式表達出來的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精神世界。我通過我的手很好地了解了雕刻的古代尼羅河土地上的眾神,我摸過巴台農神殿中楣石柱的複製品;我意識到向前衝鋒的雅典武士的勻稱和諧美;阿波羅、維納斯和有翅膀的薩摩絲雷斯勝利女神是我手指尖上的朋友;我看到荷馬那長滿胡須、節瘤眾多的麵部雕像感到無比親切,因為他也是盲人。

我的手在栩栩如生的羅馬大理石雕像和後世的雕刻上逗留。我的手摸過米開朗基羅那鼓舞人心的英雄摩西雕塑石膏模;我感覺到羅丹的力量;我對哥特木刻的熱忱精神感到敬畏。這些能被觸摸到的藝術作品對我有著非凡的意義。這些能用手觸摸的藝術品我才能理解它們的意義;對那些隻能觀看不能觸摸的,我也隻能是猜測我仍未發現的美妙。我能讚歎一隻古希臘花瓶簡單的線條,但我對它的圖案裝飾卻是迷惘的。

所以,在第二天我要通過人類的藝術作品努力探究人類的靈魂。以前隻能用手感覺的東西現在我可以用眼睛看了,從對宗教泰然虔誠奉獻的意大利文藝複興前期作品到狂熱夢幻的現代派作品。我要仔細端詳拉斐爾、達芬奇、提香和倫勃朗的油畫。我要讓我的眼睛飽享維勒內茲那熾烈的色彩,研究埃爾·格列科的神秘,從科羅那裏領略大自然的新視覺。啊!對你們有眼能看的人來說,曆代的藝術中有多麼豐富的意義和美感。

在我對這座藝術殿堂的短暫訪問中,我不應隻能看到那對人們開放的偉大藝術世界的一個部分,我隻能是獲得一個表麵的印象。藝術家告訴我,要能真正深刻地鑒賞,他得要訓練他的眼力。他必須通過經驗學會衡量線條構圖、形態和色彩的價值。如果我有眼睛,我會多麼幸福地從事如此迷人的研究!但是,有人告訴我,對你們有眼睛可看的許多人來說,藝術的世界是一片黑暗,未曾開發,未曾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