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的力量
人的思想就像禁錮在籠子裏的獅子,而籠子的鑰匙就是語言,不將它釋放出來,就無法發揮其王者的力量。
作學問有深淺,辯解也有精妙,古人是十分講究言辭運用的。曆史上的一些名士,在評古論今、交涉談判、遊說進諫時,就像指揮手指那樣輕易、隨便。曆史上的雄辯家,如晏嬰、孟子、張儀、蘇秦、魏征等,他們或單刀直入指出君主的短處,或以迂為直讓對方自己省悟,或直陳利害以警醒對方,或謙姿卑詞、委婉含蓄,或先聲奪人、占盡道理……真正做到“一人之辯勝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
我們人人都會講話,但要將話說得活泛、管用、立竿見影,這確實需要技巧。因為人生在世說話是必不可少的事。會說話,能讓你結交更多的知心朋友;會說話,能讓你在職場中遊刃有餘;會說話,能讓你與人輕鬆溝通,獨具個人魅力。
我們向古人學習辯論技巧,是為了對自己有所裨益,提高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本領。學習古人的妙言巧辯,就像種樹一樣,春天欣賞其花開繁茂,秋天則享受其果實。
俗話說,好馬出在腿,好人出在嘴。上乘的說話高手,能夠借鑒別人的長處,運用說話的技巧,解決在生活、事業中遇到的一個個困境,為自己的地盤,輕輕鬆鬆打出一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