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書中墨跡,吳離烽似乎還能感覺到當年笑道人在此老君閣中的情形。笑道人一生閱曆豐富無比,讓吳離烽感興趣的更多的不是他的人生經曆,而是笑道人對於武學的研究,讓吳離烽驚歎不已。
笑道人一個富家子弟,摒棄了詩學禮義不說,竟然也是自幼學武,隻可惜命途多舛,不到十三歲笑道人便因練武過度而導致脈血上湧,學武的經絡盡廢,基本上便與練武無緣了,於是十三歲的笑道人便拿起書來看,可學武之人畢竟是學武之人,笑道人並不看詩學禮義,而是專注於古典武籍,看書悠悠十載難能可貴,雖然可恨不能再學武,但卻一身的武學秘籍,最後看一散修道人的破爛書籍《三界異聞道蒼生皆成仙》,隨即便決定遊曆天下。
就《笑道人江湖遊曆百方》而言,笑道人其實並沒有找到三界的入口天門,但仍然是走遍了天南地北,與吳離烽原先想過的走遍江湖竟然如出一轍,笑道人也看遍了許多奇異之事,竹林之中見蛟龍,深山之中覓妖仙,東海三島尋秘境,各種各樣神奇的事情都在這本書中紛紛列出,不禁讓人懷疑其真實性,但能一本正經吹出這麼多的人,實屬不多,吳離烽倒是信了。
最終這本書的重點便在於對十二經絡與奇經八脈的認知理解,果然如同吳離烽所想的一樣,身體中經絡與脈路確實是承載內力的所在,但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經如溪流,有些人脈如湖泊,也有些人寬如大江,廣如大海,在內為內力,在外為真氣,稱呼雖然不同,但卻是同樣的東西,內力有枯竭,真氣有增減,讓吳離烽受益匪淺。
如今的吳離烽因為聚靈丹的緣故而導致體內奇經八脈充盈滿了內力,這便是練功的一大基礎,無論練什麼武林絕學,都能夠事半功倍,隻因為體內有充足的內力做供應,一天連續練武十個時辰,都不會覺得累。
但吳離烽並不知道笑道人的身份,笑道人幾乎成為天帝山載上史冊的祖師爺,但一來他至死都沒承認過自己是天帝山修煉的道人,天帝山自然也不好意思將其歸納為祖師爺,二來嘛笑道人並不姓張,天帝山的祖師爺中張姓最多便是其緣故之一,沒看那劍宗、符宗與法宗的執掌真人都姓張麼?
吳離烽並不管這些,仍舊看自己的書,收起那本《笑道人江湖遊曆百方》之後,吳離烽又去了二樓上選取了基本武籍下來閱覽,心中想著,難得天帝山有這麼個僻靜的好地方,難得自己看得懂這麼多的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