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忍是一種韌性的戰鬥(1 / 1)

在馬達斯加有種生命力十分強大的竹子,其種群分布相當廣泛,隻要溫度適宜的地方,幾乎都可生長。更為驚奇的是,這種竹子在花期過後,每畝所收的種子達50公斤,落在地麵上厚度達1.8米。但這種竹子開一花結一籽卻要等100多年。竹子開花的時間因品種而不同,最短的也在15~20年,但這種品種的數量很少,大多數品種都在120~150年開花結籽一次。這種奇特的生理現象讓生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但研究出來的結果卻是簡單而理性的:為了它的種子不被吃掉。喜歡吃竹花竹籽的動物很少有活得過100年的。竹子為了一次開花結籽要等100多年。正是這種100多年的忍耐造就了生命的完美。由此可見,成功是急不來的,隻有運用好了“忍”的這門學問,才可能等到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忍”是眾多有誌之士的人生哲學。古語有,男子漢大丈夫,能伸能屈,能剛能柔,識時務者為俊傑也。一個人如果千苦可吃,萬難可赴,能忍住歲月的考驗,那麼即使不是英雄也會忍成英雄的。

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在下野後向鄧小平請教複出的“秘訣”,鄧小平的答案是“忍耐和信仰”。正是憑著這個“秘訣”,他三次被打倒,三次複出,而且一次比一次獲得更大成功,被西方人稱為“打不倒的東方小個子”。

忍可以頂得住任何磚石的磨礪,可以經得起任何風雨的衝擊。正是這個“忍”宇,使一度被打倒的鄧小平再度複出,也正是這個“忍”字,教會了加拿大那位前總理人生的秘訣,使他在下野以後又重新煥發了政治生機,重新獲得了總理的寶座。

在一個強手如林的世界裏,忍是一種韌性的戰鬥,是一種糊塗的做人策略,是戰勝人生危難和險惡的有力武器。凡能忍者,必定誌向遠大。凡誌向遠大者,必定能夠識大體、顧大局。而忍就是識大體、顧大局的表現。綜觀曆史,能成非常之事的人都懂得忍的意義。

而在生活中,忍是醫治磨難的良方。因為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太多,一不小心就會招惹是非。所以,糊塗學提倡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因為,忍一時,一方麵是脫離被動的局麵,同時也是一種意誌、毅力的磨煉,為日後的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事業有成奠定了正常情況下所不能獲得的基礎。遇事三思而後行,把忍放在心頭才是上策。

忍,是一種等待,為圖大業等待時機成熟,忍之有道。這種忍,不是性格軟弱、忍氣吞聲、含淚度日之舉,而是高明人的一種謀略,是為人處世的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