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章 孟獲妙計安天下(2 / 2)

但即使是這樣,我也不敢去碰,一旦我攻不下許昌,然後被迫在野戰中對付大隊騎兵,我軍這些步兵在平原上絕對不是人家對手。

“咱們按兵不動,讓江南調一些隊人馬虛張旗號往北來,顯得我軍源源不斷的樣子。”我出我的想法。

“雲請求率本部騎兵,去試探一下敵軍實力。”趙雲還是不服。他的部隊因為運送馬匹過江的關係,雖然是騎兵卻落在了後麵,錯過了廬江之戰,很有點不爽。

“一千對十萬?這可不行。”我不敢答應他,軍馬對於我來,是無價之寶,趙雲部下的一千好馬,可以是我手頭全部的家當,我舍不得拿去冒險,何況是一比一百的奇險。

“雲之所部,足以以一當十!軍馬耗費糧草極巨,周家騎兵,絕沒有一萬!”看來“趙雲一身都是膽”這句話倒是有根據的,這家夥貌似老成持重,其實一把年紀了比他媽的金環三結還冒失。

“咱們等等。”

於是,我軍就沒再前進,周瑜似乎也不想在水網地帶跟我從他那裏搶來的、裝備了大型弩機的戰船遭遇,沒有逼近,部隊到了許昌就停住不動了。

過了一個月我才知道,這“大隊騎兵南下”其實是唬人的,周瑜軍糧馬料都不充足,他的主力都在河北就食,這一次隻是虛張旗幟散布消息,不過現在秋糧已經開始收割,許昌軍得到了一些補充,估計是沒有便宜可占了。

我氣得狠狠罵了負責偵察工作的蔡狗一頓,這子升了官之後墮落得比我還嚴重,整酒氣熏的,要不是看在死去的蔡貓份上,而且不好意思公開承認失敗,早就把他換掉了。

我的北伐嚴格地來,從戰術上是一個平手,從戰略上我更是輸了一招。但我畢竟從平袁紹、敗曹操的周瑜身上又咬下了一塊肉。我召集部下的王粲等一群文官,讓他們寫一篇詔書,炫耀一下我軍的英雄無敵,號召下人擁護漢室,反對周瑜。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我本來隻想要一篇官樣文章,給這次戰役扣一個“勝利”的帽子,也算對朝廷和部下們有個體麵的交待。這批荊州名士卻給我弄出了一篇數千字長、駢四驪六的長文,雖然好多典故我都不懂,但讀起來果然氣派十足。

聽完之後,我忽然有些疑惑,問王粲:“我有些沒懂,你剛才好像了什麼垓下山風、燕然石刻之類的,難道是這一仗是我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當然是我軍大勝!”王粲看看我,突然迷惑起來,“大王這麼問,難道這一仗咱們輸了?”

“你連這一仗輸贏都不知道,這些文章是怎麼寫的?難道你沒有采訪一下參戰的將軍們麼?”

“寫文章跟將軍們有什麼關係,不過這篇討偽齊王周瑜的文章,我倒是請幾位同僚看過了。”

我知道那些軍官武夫跟王粲沒什麼共同語言,他的“同僚”就是甘寧在荊州搜羅的那幾個“名士”外加我的飯桶秘書步騭,這幾個人沒有一個懂得軍事的,隨口問了句:“他們怎麼?”

王粲得意洋洋地:“一字難減,一字難增,文章氣韻,渾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