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嘿”的一笑:“依先生所言,下之大,備已無立錐之地,隻能在荊州作一將了?”
“非也,所謂陰陽相生,下最強的,往往就是最弱的。將軍的立身之本,要去周瑜處尋。”
“周瑜先破曹操,再誅袁紹,在許昌挾子以令諸侯,可謂勢不可擋,怎麼會是最弱的?”
我周瑜的時候本來是信口而出,但話一出口,我不自覺地想起白起兵法中的《明辨篇》,忽然覺得其實很長時間以來我心裏一直隱隱察覺了周瑜的破綻,在這危急關頭,我心裏突然豁然開朗,一切關節一起相通,當下侃侃而談:“前年周瑜起兵時江東兵不過三萬,連續征戰兩年,則他菁英部分的老兵已經折損近半。左將軍身經百戰,自然知道,新兵都是烏合之眾,聚集起來容易,稍有挫折,立刻泄氣炸營。”
這話一出口,劉備等人一起點頭,張飛感慨:“想不到諸葛先生一個茂才,居然能出這種帶兵的內行話。”
那中年從人問道:“周瑜現在有兵二十萬,就算新兵較多,畢竟還有他手下連戰連捷的老兵宿將帶領,怎麼能是最弱的?”
“老兵宿將?孫策死後江東內訌,孫策的左膀右臂太史慈周泰都死於其中,而孫堅舊有的幾個宿將並不怎麼尊重周瑜,你看周瑜這次北伐,重用的都是呂蒙蔣欽等年輕將領。我不是這些年輕人實力有問題,但是他們在軍中的威望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那些宿將的。如果出了亂子,他們多半彈壓不住。”
張飛問:“周瑜裹挾子,號令諸侯,先生又如何應對?”
“既然明知他裹挾子,諸侯又怎麼會聽他號令?”我冷笑一聲,改編諸葛亮當初跟我的話,“周瑜眼下地盤從長江以南一直鋪到黃河以北,但下諸侯還在,他號令得了誰呢?袁曹兩家雖敗,卻都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隨時要反撲的。劉表雖然一向習慣擁兵自守,但如果麵前有薄如紙張的防線,有民有田的郡縣,你他會不會取呢?就算他不想,蔡瑁黃祖等,也不是隻知坐守的傻瓜吧?”
張飛點頭:“不錯,周瑜周圍的敵人的確很多,然後呢?”
“何止敵人很多,他可以是四麵受敵,各地都要分兵防守。而他的部隊急擴充之後,老兵的比例一定已經低得可憐。所以他那貌似威風凜凜的陣型,其實處處都是破綻,我們隻要打開一處。周圍伺機而動的各路諸侯必定跟著動,立刻就能讓他全盤崩潰。”
劉備問道:“那麼,這一點在哪裏呢?”
我兩眼望,悠然地:“反正不在我這鳥籠裏。”
劉備趕緊:“子龍,快請先生出來,向他賠禮道歉!”